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窗下陈编懒更窥,还丹难染镜中丝。


后生可畏前贤远,妄校皆封老将奇。


辟谷差贤东郭乞,归耕莫待北山移。

议郎座上识郎君,窃意趋庭有异闻。


客屦今无同辈在,书灯昔与长公分。


虫冰寒暑余侵耄,萤雪光阴子尚勤。

清晖高楼连翠微,清晖主人常下帷。


春帘半占和烟卷,秋笛三江带月吹。


楼扉正对三江水,半占青山落乌几。

振振鹭,鹭于飞。
白华遗音咏洁白,故此翔鹭呈鲜仪。


萱堂八十癯仙姿,无心更出风絮词。

彼美白瓷盏,规模来定州。


先生文字饮,独酌无献酬。


咄哉石女儿,不作蛾眉羞。

桃花源上避秦人,岂料渔舟见此身。


胡虏杀人掊玉帛,简编破椟委泥尘。


谁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

圣治无为德泽长,丰年降福自穰穰。


腊前密雪昭和畅,天际同云布渺茫。


玉屑瑶花应作瑞,赤麟丹凤谩称祥。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过从少,无与同襟期。


独幸里巷间,高僧有二机。

昆仑山上玉楼前,五色祥光混紫烟。


景物不同人世界,群仙时醉卧花眠。

拊弄声相引,兼能辨五音。


沉思调品切,句度更加吟。


紧慢弦中得,凝情指法深。

世上多虚饰,方知一切心。


不群终是异,僻学古同今。


逸士宽怀释,为官理道深。

终朝烦恼谩相牵,却是他非我自然。


只愿苍生添景福,康宁常得遇丰年。

逢春总有看花情,时节心迷不可轻。


但只追游贪聚乐,几人顶戴愧三清。

智使千般用,思量也大愚。


黄昏直至晓,皎日莹康衢。


瑞典通三界,华胥乐四隅。

大道何异,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车碾黄砂。


无垢住相,勿用称夸。

民间天上事,通理一言之。


仙积千年寿,人终百岁期。


礼容分次第,泛爱别尊卑。

石室巢新燕,人心在眼前。


飞云高去影,败叶拥流泉。


取舍凭认定,升沉勿自专。

孤云野鹤镇常闲,随宜自在杳冥间。


杉松高拔千万尺,寒泉引望峭青山。


大道烟霞看更远,将临海峤叩玄关。

具蹄凡夫,何行何著。


静锁天台,高知嵩岳。


拘束迷情,人天离乐。

造化等齐,不分高低。


神笔才智,海岳凄凄。


稀代为宝,举意东西。

继出宠材,睹奥自开。


揣摩三教,百行俱来。


真宗起思,抚掌堪咍。

体道前贤,礼乐为先。


纵横逸豫,言发自然。


多知博物,文德心悬。

道泰希夷,乃咏歌之。


群材奋发,迭奏相追。


风骚不失,千载一时。

大矣哉文,道合南薰。


包含六义,洞究三坟。


傍通造化,察变声闻。

忙即但忙,闲即便闲。


无为之见,与道相关。


言虽鄙俚,勿生谤毁。

勤恤忧劳,夙夜匪怠。


政教犹豫,从诫中外。


三皇致理,百姓为心。

露含千滴沥,幻化杳无迹。


心重一时间,寸阴堪可惜。


明根生惠性,德行多饶益。

人心乐乐聚神州,秀丽烟霞胜十洲。


细柳高来齐拂岸,飞凫时下傍轻舟。


风摇碧浪藏鱼窟,园里朱樱满树头。

阮咸初立意,偷得姮娥月。


三柱应琴徽,五音更互发。


堪听诸调弄,勾锁无休歇。

玄元一气不相监,清静如存意马衔。


大隐居廛迷小道,绝巅顶上白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