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处拈长笛,飞声弄月明。


梅花千万树,一夜落江城。


隔座桓伊思,登楼越石情。

把酒高城望,春光正暮天。


落红深小径,新绿涨平田。


粉翅迷蝴蝶,芳心泣杜鹃。

复道春风起,黄鹂昼满林。


间关流叶底,睍睆出花阴。


绮陌传金缕,纱窗和玉琴。

静夜胡床坐,遥瞻万里还。


清光流北极,爽气动西山。


鹤羽思仙迹,龙鳞忆圣颜。

碧槛抱朱楼,高凭动斗牛。


桑麻深远墅,禾黍匝平畴。


渤海仁风远,宣城惠绩流。

桃李端须着意栽,饱闻强国视人才。
而今学校多蛙蛤,凭仗何人与洒灰。
龙雀东南白虎西,从渠吞月罪应齐。
吴烹卤馔吾何择,不更攒眉吃水鸡。
瓶水才添起小澜,爬沙手脚恣盘桓。
通宵呜唤知何意,且说盆池不属官。
马口为衔不自宁,辙环唯笔可深耕。
门迎沧海襟期阔,地逼天潢句法清。
吾道本无青白眼,世情休叹短长檠。
父老依稀说六朝,当时伯气巳全销。
新亭别泪何须堕,古井妖魂不可招。
爪步客帆朝带雨,长干僧艇晚随潮。
云中双阙俯秦淮,天外三山对凤台。
二水合流趋派去,六峰飞翠过江来。
金陵王气千年盛,钟阜晴云五色开。
四明唐中叶,处士有陈深。
书既殚万象,诗想瑶华音。
惜哉不并传,裔孙自苦吟。
桃花源上避秦人,岂料渔舟见此身。
胡虏杀人掊玉帛,简编破椟委泥尘。
谁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
乐难得似新篇乐,亲莫亲如同祖亲。
熟身典刑平世事,恭闻诗礼少年身。
五言自发曹刘兴,七泽谁知鲁卫人。
嗟哉尔畸人,信非用世器。
文章自憎命,荣未悴先至。
窜身翰墨间,写此不平气。
不充巨室材,不作明堂器。
顽碧与枯株,斤凿何由至。
晚节托此君,养我浩然气。
十年中秋不见月,譬之去国唯喜似。
朝来氛翳崩厥角,天公粲然一启齿。
夕月可占此其祥,枯龟未必知许事。
摇摇小辇过灵台,为忆周文一怆怀。
盛代不劳闲望气,朝阳时有凤凰来。
舌似河悬笔水翻,春官首疏见忠肝。
士须卓尔名当世,好取前修节行看。
里同清献久闻风,耿耿胸中便不同。
一疏叫云韦布日,大廷对策想输忠。
短歌无和不成音,手牍重开泪雨深。
云隔长安空注目,雁回湘浦独伤心。
迹留篆籀须铭鼎,调绝风骚莫谱琴。
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
一息南溟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
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
胜处心知只耳闻,却因君句得奇芬。
海天昏黑龙行雨,楼阁青红蜃吐云。
仙境烟霞从痼疾,诗家风月要平分。
抱琴来会锦沙溪,音响能清一世埃。
不学晋人反招隐,颇知陶令欲归来。
羡君雪里骑驴兴,哀我年前戏马台。
雪棹殷勤泛剡溪,吟香为拂案头埃。
老躯久已乞骸去,瘦骨应难入画来。
但愿东皇怜病瘦,早从西华觅云台。
日来间何阔,坐见月初吉。
欲往扣斋扉,政恐劳取瑟。
闻公清净缘,巧笑却银栉。
春色不华石,祁寒不泐金。
丈夫相为死,在此一寸心。
见君梦寐好,胡使忧难任。
老去谩将书作伴,平生不喜酒为名。
倦游落落忘尘事,清梦时时入化城。
纵有诗骚浑漫与,回看波浪亦堪惊。
吾生汩汩何所就,只送流光添鬓丝。
起寻诸老已半鬼,回首十年无百诗。
刻意文章终害道,无心世路任多岐。
先生风节本高寒,千仞峰头雪正漫。
一夕诸生聆妙论,时人莫作剡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