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宗人物甲吾乡,丹穴由来出凤凰。


万卷楼高谁敢上,五言城小不能当。


几曾费我挥斤力,尚欲传君啮镞方。

万卷胸中融化成,却怜郊岛太寒生。


霜蹄历块骏无匹,赤子探珠龙失惊。


警句宜为康乐弟,痴年谬作季方兄。

诗境高吟太白伦,梧州下笔李潮亲。


今观天马非凡种,肯厌家鸡问外人。


力大鳌来吞钓饵,心专虱看似车轮。

刘翰潘柽社友称,何侯直要续心灯。


阴山有雪双雕下,碧落无云一鹤升。


觜距专场渠克畏,鼓旗傍噪我安能。

旧止四人为律体,今通天下话头行。


谁编宗派应添谱,要续传灯不记名。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星星短发茁霜根,今后村非昔后村。


无客雨中能裹饭,有僧月下忽敲门。


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

前辈凋零雅道衰,陈岩一叟尚庞眉。


昂藏且伴戴花老,么么安知撼树儿。


警句可编半山集,高风宜配客星祠。

社友凋零雅道穷,使君于此信英雄。


性情所发前无古,骚选虽高不必同。


蚤日甫曾怀渭北,暮年丘只在家东。

故交岁晚各西东,解后斯人慰老穷。


莫把冠巾浼澄观,更添须发恼林公。


强牵谢客为禅客,闲伴涪翁作钓翁。

佳山祠畔结茅茨,犹记吹埙更和篪。


苏氏旧称小坡赋,秦家晚重少章诗。


交游一老今华发,畴昔诸昆最白眉。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读它人作多遗恨,君似连城璧少瑕。


楮叶国工如许刻,菖蒲灵物偶然花。


今无摩诘携同宿,后有荆公选百家。

不见林夫与子方,坦翁健笔亦堂堂。

孝诚亲有终身慕,忠爱君无一饭忘。

铭座六章韦作佩,入台五字铁为肠。

细读公诗屡绝编,心知妙处口难传。

言言箴儆堪垂世,历历行藏自谱年。

但觉朱弦馀倡叹,不烦玉斧更雕镌。

蝉噪螀啼众窍号,岂知今代有诗豪。


谐如帝所闻天乐,壮似胥江看雪涛。


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

刻于芹泮士争披,传到茅庐我窃窥。


突过韦郎森戟句,高如柳恽采蘋诗。


日惟坐啸熏沉水,间亦摇毫品荔支。

君家两诗人,诗名满天地。


大者扶宿酲,入论金銮事。


小者乘天风,去草玉楼记。

老眼昏花废课程,小窗久矣断书声。


夜来忽得君诗卷,自起挑灯读到明。

元祐赋律古,熙宁经义新。


请君忙改艺,诗好误终身。

古来名世者,一字费吟哦。


物贵常因少,诗传不在多。


词人三影句,处士五噫歌。

系出诸王后,名高胄子中。


昔惟称八凯,今复有□□。


疏可编遗史,诗宁论变风。

诗作平生祟,因而废不为。


君豪频挑战,吾老怯交绥。


哨骑来无定,纲船发尚迟。

紫芝仲白俱仙去,晚秀惟君擅士林。


字肖率更亲手作,诗疑贾岛后身吟。


九成合奏音方备,三染为纁色始深。

写象丹青未易偕,丹青虽写象情怀。


览君十首诗三遍,胜我再游乡一回。


故国不知新想望,家山如见旧崔嵬。

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

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

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

韡韡新诗卷,青春映棣华。


机云今继美,载协旧承家。


幸托仁人里,时回长者车。

异时河内初陆梁,谁其御者朱与强。


强公身死剪妖党,殊恩稠叠旌国殇。


朱公墨守一黑子,遮蔽怀卫如苞桑。

疏梅半落雪中香,想子孤吟对酒缸。


野水荒山半猿鸟,跨驴谁问贾长江。

罗田春动雪消初,主簿清诗雪不如。


休学风骚穷事业,花前莫负古铜壶。

苏子诗如刃发硎,十章入耳韵泠泠。


文章三昧无多子,祇守君家旧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