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意旗亭会,高人不易逢。


藏身非大隐,生事似临邛。


白雪难为和,青霞好寄踪。

王谢多佳士,泠然调绝奇。


无怀能遣俗,有酒即相知。


市隐身何在,盘餐老不疑。

客似高阳会,茅柴醉不辞。


黄花堪纵赏,彩笔更题诗。


海甸当摇落,田园亦暂期。

漓江水南下,海甸月东升。


野客坐仍立,林猿牵欲行。


团圞爱光景,萍梗恋良朋。

秋日熇熇照客衣,一鞭款段出燕畿。


词林故人走相送,欲别不别还依依。


白云遥遥望何极,老去莫愁天地窄。

座拂花香细,阶连草色深。


狂歌吾巳醉,不饮公何心。


烟水三江阔,风云万里阴。

岁月堂堂去,江河靡靡流。


笑谈且樽酒,身世自虚舟。


莫易催归思,须教倚棹讴。

门驻高人辙,光生贱子居。


开轩纳凉气,展席俯清渠。


野老遗朱果,溪翁留白鱼。

重订茅堂约,无嗔折简招。


追游匪公等,意气向谁消。


村酿分邻瓮,山蔬荐菊苗。

我亦禅心悟色空,石栏干畔倚微风。


从渠一夜都零落,要吸清香试碧筒。

驱驰我亦厌京尘,千里劳君意转亲。


流俗不缘少高义,诸公何以发阳春。


几番风雨撩乡思,一笑乾坤落醉巾。

眼底兵戈满,尊前涕泪多。


时艰合有此,天道竟如何。


至治思隆古,愁怀几逝波。

野旷居人少,河流逐岸纡。


苍烟迷古戍,落日聚啼乌。


已是悲长道,还闻警不虞。

无端夜雨五更寒,纸帐闻鸡客梦残。


松籁风微还入座,花阴日上渐过阑。


漫言桑下逾三宿,还喜樽前聚二难。

月上江城夜,人悲故国秋。


关山宁改色,今古自生愁。


玉露萧萧下,金波澹澹流。

有客传佳句,乍闻洗耳边。


无缘枫树地,共醉菊花天。


乱后空文藻,归来没挟烟。

此君之性难移植,移植从来皆有术。
子美曾言腊月栽,廷坚亦说须辰日。


醉迷之日移更嘉,非时鲜得抽萌芽。

午节随銮曾几回,六龙亲御五华台。


惊看羽骑绯衣度,细睹天颜宝扇开。


朝退声移苍玉佩,步归心醉紫霞杯。

青禽竹上弄毛衣,飞上檐头唤不归。


清景每于诗里见,羁愁惟到海边稀。


僧回古殿山矾落,客散空斋蝙蝠飞。

絮云初擘未成衣,笑踏青莎桥上归。


诗酒堪过春日永,莺花却恨海山稀。


竹间弄笛留人住,麦外游丝绊鸟飞。

偶携壶、空明小径,背时偏有微思。
黄鹂两两啼初罢,门外雪翻波驶。
咸集矣。

寒意初销,韶光渐美,屈指新正一七。
薄雾烘晴,微风送暖,偕伴骋游芳陌。
万里桥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

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


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


此道若从为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

小桃庭前只一株,无数花开艳新绣。


破蕊脉脉向人笑,闹枝酣酣索春斗。


只见蜜蜂来往喧,不道双燕共时候。

十月清霜后,孤舟颢气间。


酒边颓白日,棹底倒青山。


境胜欢忧泯,吟频物象悭。

别都观阁玉栏干,尤称褰帘把酒看。


唯有三冬多病客,拥衾时听夜声乾。

玉色乾坤无一痕,暮寒惨惨入千门。


自怜司马方消渴,不得摛词醉兔园。

种梨易长地旧淤,春风一扫无枯株。


沙头古寺枕城角,楼殿自与人迹疏。


看花置酒三月破,点检座客惟欠苏。

寒暑当递迁,日月会阳九。


绿鬓惊秋风,黄花泛樽酒。


行乐重此辰,登高命诸友。

紫萼红英细细装,新枝短短旧枝长。


未经晓日谁言艳,可藉春风自有香。


却恐折残妨把酒,若为遮住莫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