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古相望日已赊,包羲已上孰名家。


不识乾坤真易简,借人门户甚抟沙。

极目长江伤我心,满身风雨立江浔。


帝城此去几千里,一度逢关一寄音。

百尺江边有筑台,自从君去望君来。


黑头了却人间事,更约焚香共小斋。

一著将穷一著通,谢公全局算江东。


眼中论事如章子,是有当年国士风。

家近桐江旧钓台,凤林何日暂归来。


平生章子如相问,道我山中日闭斋。

云去云来等是浮,独凭高阁看江流。


南风莫送东归客,更共江门一日游。

当朝郤縠最知名,开府西南握重兵。


白社分茅专节制,乌蛮锁甲避先声。


威行铜柱提封远,官插金貂阀阅荣。

今日西风初送暑,碧梧已动秋声。
高楼一望暮山明。
白云飞处,迢递客愁生。

山谷老人年七十,百花潭上优游。
石亭草阁枕江流。
携琴随野鹤,移席傍沙鸥。

百尺清泉声断续,半岩松竹青青。
丹崖翠壁列云屏。
入山行解带,扫石坐翻经。

圣主宵衣念万方,福星移度照南荒。


八番溪洞尘霾净,千古颠崖日月光。


紫府图书期点勘,青云冠盖候行藏。

持宪终归老法官,除书先报鹊声欢。


衣冠正数汪家盛,山水休歌蜀道难。


尘里鬓毛惊渐白,古来风节炳如丹。

两岸垂杨石渍苔,皇华新馆昼长开。


方传漕运将军出,忽见分司御史来。


当道豺狼应退避,忘机鸥鹭莫惊猜。

七闽法吏意如何,西去还鸣白玉珂。


三楚风烟连僰道,五溪鱼鸟下牂牁。


关通绝徼巴人少,日近长安汉使多。

开府黔阳万里遥,西南天地画铜标。


尽令盘瓠安蛮落,自昔牂牁奉汉条。


羽扇麾兵丞相垒,铙歌帐饮侍中貂。

撒麻亭馆隐云间,阅尽凡人多少闲。
我亦欲闲闲未得,不如知止鸟绵蛮。
此生踪迹半人间,眼看浮云到处闲。
可信豚鱼知向化,欲将华夏变苗蛮。
黯黯瘴云飞雨,岩岩石磴盘空。
绝险更无鸟过,奇勋惟说关公。
孤影伤弓铩羽翰,绕林今幸一枝安。
素餐曾饱侏儒粟,短发休弹贡氏冠。
自信初衣胜单绞,岂将手板换纶竿。
浮云变幻路多岐,衡泌优游久息机。
脱兔出林方走圹,雄鸡断尾不为牺。
消磨岁月书千卷,领略溪山酒一卮。
淹留业桂岁寒盟,偃蹇空高物外情。
捧日心常悬北阙,凌云赋未奏西京。
盲公腐史谁同驾,桀溺长沮且耦耕。
烟霞锢疾廿年馀,断简残编老蠹鱼。
享帚自怜曾梦笔,藏山犹有未完书。
遥知宣室能前席,不向平津再曳裾。
皇德同天覆,贤人简帝心。
却纡闽海节,去历井垣深。
履道无夷险,逢时自古今。
离思久不惬,幽情晚旋添。
天宜明月独,山与宿云兼。
蛩语通支柱,蛛丝映卷帘。
铁城凉风夜萧瑟,把酒酣歌情转剧。
相期双翮付青云,骊驹夜动何匆逼。
忆昔思亲万里趋,苜蓿斋头何所适。

崒嵂穷头与汉齐,谽谺深处著招提。

居焉若寝琼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

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蜺。

献岁星轺出汉京,南中鸟道入云平。
遥经迁史浮湘处,肯让文翁化蜀名。
恋阙梦悬春署月,登高诗满夜郎城。
遐方踪迹谩登楼,老大功名愧缪悠。
丹在寸心常恋阙,雪从双鬓渐盈头。
云山入画分明见,景物供吟次第收。
春初来贵阳,春半即回首。
群英集亭馆,劝我尊中酒。
斯文意味深,谈笑不知久。
英僚除目冠台差,听唱东班即往谐。
罗甸遥思持节入,都亭先见有轮埋。
不辞敬梓批单疏,曾信安苗化两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