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灯火秋堂记拆名,朱衣真有暗中灵。
从知好事皆前定,果见高文策大廷。
人向官曹论中外,我期功业在丹青。
怪底相逢熟姓名,春风曾及见趋庭。
八千里外身如梦,三十年来鬓未星。
剩有书香留仕版,不将尘鞅愧山灵。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盖滞东州。
新恩宠亚三湘镇,远道争迎五两舟。
春宴喜闻京国语,云帆高望渚宫收。
荏苒风光换袷衣,野田又是长葑菲。
残秋心绪无人识,坐对莓墙冷夕晖。
七夕诗成少和章,中秋相约暨重阳。
于今黄菊西风瘦,赢得灵前泪满觞。
曾盼秋来腰脚轻,君山青抱暨阳城。
登临竟作他生约,又恐相逢记不清。
世事茫茫成憯嗟,登高何处望天涯。
夜台回雁无消息,扁豆犹开屋角花。
登陟山路熟,麋鹿亦相招。
问奇频索酒,与尔薄云霄。
空山寂无声,花开流水清。
席地无限兴,煮茗有馀情。
绝足诸山上,幽兴协清赏。
远远蓑笠翁,阴阴徐荡桨。
疏柳植大堤,凉风满平野。
浩歌何时还,酣饮不知夜。
新开竹叶径,索取竹叶醉。
不见此山人,但见此山水。
深林多凉风,空山多古木。
遥睇沧海波,泛泛飞新绿。
云密天低色,松高鸟群依。
夹竹成蒋径,开轩通习池。
主人能载酒,客到卧林园。
松风和竹影,相对水禽喧。
访君过云亭,踏足芳草青。
鸟声人迹灭,欲将隐姓名。
居士解种竹,竿修且新绿。
莫把伶伦看,截作凤皇曲。
静院深扃霁雨新,小桃墙侧弄精神。
只知春色归吾眼,不悟他乡寄此身。
露蕊妖韶真自得,胭脂浓淡属谁匀。
霜蹄赤汗此龙媒,千里真空冀北才。
一顾飘飘嘶远道,终看矫矫立层台。
逐电能教氛祲去,喷珠遥映翠光开。
夺袍吟处笔,垫角雨馀巾。
黄绢才无敌,青藜杖有神。
将乘桓典马,肯受庾公尘。
太息偷儿也自顽,逾垣何意到山间。
潜踪深夜开重穴,竟造中堂启四关。
狱吏肯追全璧返,家人犹望去珠还。
病馀闻荐喜君来,秋卷南归又几回。
齐瑟未须论往事,燕台终不负良材。
朝廷礼遇应前席,家世文章自上台。
节近登高新路开,山中冠盖有朋来。
酒因母病未敢受,诗到秋清正合裁。
微月初悬看作镜,新泉曲引待流杯。
乍捧除书作宦游,犹谈相术动时流。
新丰曾困鸢肩客,定远今多燕颔侯。
官舍喜居山水窟,故园空忆菊松秋。
领军家有一屋鞋,东郭先生双破履。
我家旧物值偷儿,赤脚端如玉川婢。
革靴骨立寒无藉,风霜冻皴皮肉死。
凤阳国中都,黉宇敞弘规。
济济集群彦,文采光陆离。
适兹新雨霁,皓月烛前墀。
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
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
公子有佳石,丹碧非一状。
磊磊不盈掬,巧夺三山状。
贮以白玉斗,挹注秋滉瀁。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
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
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
昔年尝登仁寿堂,岳赵两侯与颉颃。
周情孔思蔼胸臆,商彝雒鼎陈宝藏。
名画珠官启丹碧,法书金薤垂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