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巀嵲高台畔,犹传侠客名。


千秋馀故垒,片札下坚城。


晚日残花坠,寒云蔓草平。

谷口天风起暮笳,笙歌催客咽流霞。


亦知阃内非宣武,布帽何须落仲嘉。

洞口君携赤玉虬,湖堤余跃紫骅骝。


四愁明月歌平子,八咏寥天问隐侯。


上苑雕龙群彦绝,中原逐鹿几人留。

列炬华堂夜不眠,骊驹歌彻最堪怜。


浮云未信君门隔,明月偏随客棹悬。


四海正逢多事日,三生犹结并游缘。

意气翩翩越水头,居然名士擅风流。


独将仲举千秋榻,悬向休文八咏楼。


几席平原堪纵饮,杯盘河朔竞追游。

尺组长缨奋草莱,清香画戟卧莓苔。


北门铿钥归雄镇,东观图书集上才。


叠嶂分青横几簟,双流飞翠入池台。

乱山回合暮云齐,流水桃花汉阙西。


绝顶双灯悬舍利,中峰一刹现菩提。


萝深忽跨猿猱上,树古聊同鹳鹤栖。

把袂风前各怆神,青灯明灭潞河滨。


三生恍睹前朝客,万死惊逢绝域人。


寂寞未妨龙剑老,飞扬犹喜凤毛新。

三山回望暮云平,岩石嬴镌傲吏名。


玉漏乍趋新建礼,金波犹恋旧承明。


帆拖雾色临沧海,旆拥霞标向赤城。

除书遥逐夏云来,希白斋空赋浪裁。


突兀螭头还汉殿,飞腾骥足上燕台。


桃花满路迎仙客,棣萼分庭对上材。

忆别西昆二十年,陵阳双璞尚依然。


声音未变论心后,鬓发频惊握手前。


风雨差池河朔社,乾坤寥廓汶阳田。

青藜遥夜并过从,白帢聊将对曼容。


一遇仙郎惭倚马,从知词客擅雕龙。


丹霞恍忽闽山驻,紫气苍茫岱岳重。

千帆晴色下高舂,锦席华镳夜过从。


尘榻久悬徐孺子,角巾长垫郭林宗。


青云是处披文豹,紫雾何年化白龙。

廿载梁园望目勤,西风林叶转纷纭。


浮沉殷羡书中字,明灭荆卿剑上文。


地尽中原惟片雪,天长南国有飞云。

十丈穹窿照海湄,玄圭犹忆告成时。


不缘奇字中郎识,那得灵文大夏遗。


雾拥蛟鼍晴挂壁,星攒科斗夜临池。

锦缆黄河忆共来,辉煌袍笏下蓬莱。


风流暂借莲花幕,意气频呼竹叶杯。


海上昼游还越郡,天涯春色遍秦台。

玄经曾授楚三闾,赋就河东出草庐。


馈我正思衡岳雁,为君重食武昌鱼。


苍筠卷雪真无价,素葛含风玉不如。

曾伴天孙侍玉宸,偷从太白下峨岷。


惊看绝代无双质,解道登坛第一人。


翠袖弯弧长贯月,青丝驰辔不飞尘。

名花移植近金銮,一朵能倾十二栏。


巧思正钟天女夕,素肌长抱月娥寒。


清商管协河东凤,赤锦笺裁蜀郡鸾。

万轴琳琅照五车,天涯何意复吾庐。


登堂尽读潜夫论,入幕先携仲任书。


赤水频年回象罔,丹铅遥夜校虫鱼。

河梁挥袂惜追游,五夜双龙拆斗牛。


皂盖欲飞燕阙底,青帆仍溯越溪头。


荧煌御气瞻华衮,慷慨穷交惜敝裘。

看花曾共忆明光,携手声名动洛阳。


献赋竞夸童子日,封书犹记丈人行。


交论一代饶知已,语到千秋孰擅场。

谁讶轩辕旧物留,美人持赠自南州。


传看玉质千秋上,不愧冰心万里投。


勋业杜陵堪徙倚,云山王绩任遨游。

曾闻樵者说丹丘,流水桃花事事幽。


风雨忽摧飞舄兴,云霞如妒烂柯游。


千秋且向尘中住,十日谁能洞里留。

纷纷才子竞谈天,入洛何人最少年。


赋就三都吾欲老,吟成七步世争传。


呼卢雪照咸阳市,握麈虹飞碣石筵。

凤辇鳌山出上京,长安宫阙暮云平。


千枝火树宜春苑,万炬金莲不夜城。


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丽人行。

落日长松半榻悬,科头相对欲忘眠。


无劳香积千人供,默会维摩万古禅。


跨鹤共观沧海上,驱鸡遥赴白云前。

片语都门醉浊醪,黄金台上共持螯。


毫端并吐千秋色,筑畔谁当一世豪。


紫陌天回中秘远,青山云净少微高。

巨轴高悬照紫霞,平成功就世谁加。


渠通上国三千里,堰护长淮十万家。


匝地甘棠偏捧露,参天垂柳不沾沙。

紫气丰城望不穷,雌雄龙剑拂长空。


持觞并入莲花社,卜筑同依桂树丛。


天际碧云回锦字,石边流水傍丝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