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十有三载,好风吹又来。
清坚霜后竹,冷澹雪边梅。
世事忧千绪,家山肠九回。
君家虽附郭,多在武夷居。
有水皆移棹,无山不结庐。
胸全藏洞壑,交半混樵渔。
紫芝云冷隐臞仙,起傍星垣步列躔。
世学有源难坠地,客游无处不谈天。
秋窗揽镜风欺鬓,夜榻评诗月透笺。
皂盖风行绝点埃,湛恩近自日边来。
除书驿报新薇省,夹路人迎旧柏台。
南郡去思随处见,西山晴色望中开。
闻道去年大雨雪,今年园林着花迟。
梅已寂寞桃浅深,胶序闭门那得知。
故人南来将二季,屋里衣香生春姿。
客至启幽户,笋鞋行曲廊。
潮侵坐禅石,雨润读经香。
古砚传人远,新篁过塔长。
他人岂是称才术,才术须观力有馀。
兵乱几年临剧邑,公清终日似闲居。
床头怪石神仙画,箧里华笺将相书。
投老叨恩得一州,平生江令始从游。
挥豪坐上夸新句,岸帻樽前傲早秋。
幸有高情能命驾,宁能十日为吾留。
富沙耆旧江先生,方册之中久闻名。
今识其子长安城,中年状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尝一出清之声。
六祖求衣从岭出,六祖得衣从岭入。
半夜抽身不露机,凹头解担犹留迹。
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何所觅。
丈室团菁茅,禅心湛虚寂。
去岁舂陵来,萧然寄高迹。
贝叶坐翻经,篝灯寒照壁。
风流文藻挹英贤,彩笔通灵有异传。
冀北群空还自负,汉南独步更谁先。
沧溟治绩曾无右,青史勋名不道前。
先生见告汉江上,居士归从庾岭头。
白日火珠无玷翳,闲花野草是春秋。
江西羽檄日交驰,君佐中书策最奇。
南极星垂天地正,北庭兵合鬼神知。
君王旧赐冯唐节,父老新传李愬碑。
紫溪桃李种成阴,贾橐何须说万金。
情结肾肠千里近,思翻棠棣一庭深。
还家岂为供修瀡,望远无端上翠岑。
春燕来游秋燕还,乾坤今古几人闲。
风花高下过梅岭,云物萧疏忆柳山。
亲爱并输肝膈外,交情重看别离间。
先生行年今七十,植杖端如孤鹤立。
江天小雨作许奇,洲渚横斜雁行湿。
先生隶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
即今海内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贯道。
孤峰叠巘真自奇,老树沧波亦复好。
扶杖时来问曲生,戏捉毛锥吾绝倒。
定夫江海士,瘦骨如臞仙。
翩然及吾门,不假左右先。
我方厌尘埃,一笑喜相延。
江浒老梅树,百花头上开。
微风散清馥,寂感如灵台。
君子道云长,坐观凡木摧。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
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门在松阴里,山僧几度过。
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
薄雾笼寒径,残风恋绿萝。
须眉历落舌纵横,讲武论文满座惊。
提笔杀人犹带血,杖藜哭世不闻声。
踢翻北斗身须见,吸尽西江气未平。
江子来从金马门,原机妙处绝尘奔。
这回海上龙睛活,不谓医人不姓孙。
忽忆淮扬万里船,俄遭目病苦经年。
长安市上多灵药,谁似进贤江二川。
庐阳夜捷烈炬红,露布连奏甘泉宫。
使君兵声冠诸将,轻裘缓带殊雍容。
记昔曾在围城中,挟策两谒中丞公。
湖上人家住最幽,檐牙倒影落沧洲。
诗成梅坞三更月,酒醒蓬窗午夜秋。
移石为添烧药灶,卖金因起读书楼。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
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
新竹梢已繁,修梧叶初荣。
堂萱营柳伴吟哦,黄绶仙翁鬓未皤。
对客不矜名第贵,输心惟在简编多。
江头鲂鲤香晨膳,境内鸱枭冷夜窠。
春皇自厌花多红,欲得花颜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脸似秋霜色。
乃有雪月供光、星榆献白,斗量银汉琉璃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