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家台阁齐云峙,廿八元勋列筵几。


簪缨搢笏相后先,文采风流无彼此。


阳虚新息弟与兄,附凤攀龙均济美。

世人相见贵揖让,山僧不识背与向。


城市纷纷事迎送,山僧不识轻与重。


沉埋日久无道力,出门每被尊官斥。

圣途日芜秽,宇宙何寥焉。


天下皆尚同,人人信其贤。


自我抱兹独,世贤多烦冤。

晨兴坐扪虱,有客窥我床。


客来问何许,颜色惨不光。


去岁秋在季,文星坠西江。

花发春来少,愁添老去长。


高才想倾盖,昨夜语连床。


天下罗公佛,湖西马子香。

君辞绛帐尸糟曲,公草玄经守薜萝。


一坐尽惊真俊尔,半生不语奈痴何。


清谈缓举玉如意,痛饮屡翻金叵罗。

将军美白皙,朗然玉山行。


胸填六韬书,胆气森纵横。


往年镇幽朔,军令肃且明。

金膏水碧不易得,马生才华倾众人。


昂藏场屋每脱略,一跃便致青云身。


圣朝礼乐复元古,隋唐科目安足数。

尚忆临仙琪树秋,故人经岁独淹留。


千峰雨色侵林屋,十里滩声绕县楼。


王粲早应怀北返,马卿未必困南游。

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来亦自忘行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春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二十年前忆柳州,论文当日几相投。
积薪似我方沦落,抱玉如君亦滞留。
再出尚图怜故剑,重逢更欲赠吴钩。
曾向山阴道上行,逢君兹夕泪俱盈。
吞毡应独怜苏子,涤器何人识长卿。
半局阅穷田海事,一壶消尽古今情。
羁雌啼过定山春,零落先朝一内臣。
长忆九重天子事,还悲七尺丈夫身。
青宫伴久书因熟,红本批多字爱匀。
煌煌京雒想君家,十堰淹留桂海涯。
新执金吾何所恋,久虚兰室莫长嗟。
鹍弦度曲繁三调,虎帐谈经屈五车。
波扬溟渤骇长鲸,何处熙熙物自春。
山下有田皆种德,天涯游子欲亲仁。
云烟荏苒风尘远,林壑幽深虎豹驯。
学出韬钤外,身从筦库还。
著书期后世,辟谷卧空山。
渺渺追前列,区区若是班。
淇竹遗君五尺强,莹然员泽更贞良。
古藜曾记来天禄,灵寿无夸出建章。
叩胫独昭千古训,挂钱何用一生狂。
我已衰慵合杖时,年高子杖复何疑。
向平山水应难续,彭泽郊畴尚可追。
采药远村连近坞,寻诗西崦复东篱。
渥洼之水龙马窟,代出异种超凡骨。
此有老骥真权奇,俯首耻伏枥,平生远志弗一施。
厥子更神俊,声誉已四驰。
青青边柳拂宫袍,粉署人归意气豪。
三载已劳经济略,一心无忝雪霜操。
杯残客舍离情远,马度关山健步高。
截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凤凰飞。
劳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钧万类时。
盍簪史局数经秋,未及汗青同白头。
鼙鼓渔阳今见惯,弦歌匡邑且忘忧。
娟娟风露留人桂,浩浩烟波迟客鸥。
方姚绪论盈天下,今日宗风大畅时。
介士投戈争北面,岛人修贽亦先施。
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师。
登临不陟险,缓步情始畅。
振衣西冈头,矫首一长望。
朝阳匿光彩,宿雾犹隐嶂。
心嫌碧落更何从,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近南惟见祝融峰。
桂水浮空彩鹢归,传经人似马融稀。
盈门桃李经年植,得雨蛟龙傍汉飞。
故国移官还绛帐,北堂归梦自斑衣。
京国翩翩步武重,天高河汉挹空蒙。
山中长望秋云白,海上遥看晓日红。
赐宴恩浓金凿落,朝班声候玉玲珑。
暂舍墉城内,命驾岱山阿。
仰瞻太清阙,云楼郁嵯峨。
虚中有真人,来往河纷葩。
昔往昆陵宫,共讲天年延。
金液虽可遐,示若太和仙。
仰登冥灵台,虚仙咏灵人。
郎中画鹤称第一,江海十年多见之。
兰皋明月照独舞,雪影参差风倒吹。
沧江玄圃三山上,琪树金芝日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