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杨子门无载酒宾,菊开谁共醉天真。
檐前寂寞逢吟客,霜后蹉跎伴主人。
钿带缀花疑细剪,金钱绕屋岂全贫。
种梨易长地旧淤,春风一扫无枯株。
沙头古寺枕城角,楼殿自与人迹疏。
看花置酒三月破,点检座客惟欠苏。
男儿刚肠逾古铁,每到伤离犹暂折。
离绪不啻乱茧丝,才搅衷肠便成结。
忆昨送子秋风前,薄酒三行歌数阕。
花前直判醉酬春,饮量惭非刘伯伦。
折去也应颜色在,不知谁是戴花人。
名园闻说洛阳春,金谷前无石季伦。
第一牡丹应惯见,怜君翻作觅花人。
不住年光衮衮流,莺花渐老使人愁。
莺犹可听花犹在,再卜他时一醉休。
夫子人间第一流,清言暂隔已离愁。
今朝偶负寻春约,诗思勾牵未肯休。
感旧情怀日日深,三春能几半晴阴。
醉题难尽当时意,啼彻春风羡暮禽。
几度春风信陆沉,曾题醉笔写花阴。
诗情不复随风乱,今日花前对展禽。
霜后琼浆味转饶,关山封寄路迢迢。
分甘珍重知君意,应为相如正病消。
二月都城未见花,不知春色落谁家。
满盘折惠情何重,略嗅生香思已嘉。
嫩箨斑斑玳点匀,圆肤细细玉条新。
渭川美实容先食,却向秋风懒忆莼。
粉箨迎霜嫩更匀,中厨未有许尝新。
明朝便好供佳客,只恨杯羹欠紫莼。
春去无多日,勤来把酒卮。
残花聊点缀,犹胜对空枝。
春从花际来,却向天边去。
莺蝶空徘徊,寻春不知处。
当年割据属英雄,楼观诚奢物产穷。
藩镇一归平削后,关河尽入照临中。
离宫此日号大壮,织杼无人歌小东。
千年支许事如新,欲作前游漫历旬。
雨带黑云障俗客,猿呼飞鸟伴幽人。
从容剧论知何日,感激佳篇慰此辰。
世好元难合,便甘或弃辛。
喜师同肺腑,偶尔异衣巾。
文约牵常俗,诗情远过人。
客衣沾魏土,归马望吴云。
一纪困游宦,异乡愁送君。
骅骝行得路,鸿雁去成群。
珠玑璀璨忽堆盘,浴罢追凉得饱餐。
不似来禽空有帖,直须同竹问平安。
一春垂垂困多雨,虽曰如膏反成苦。
自知潦后必成旱,果见晴天雨黄土。
连旬不雨已叹嗟,涤涤山川云不吐。
阁下相期久,山中把酒稀。
未能容我去,又复送君归。
柱史宁终隐,威颜暂咫违。
七十老翁门昼闭,终日萧然无一事。
却因不雨动衰怀,拥笏黄堂与祠祀。
兼旬旱涸舟不通,井泉欲竭知无计。
里闾讲棋社,大要率且真。
岂惟简苛礼,正欲聚首频。
向来赏花约,深恐负此春。
一气行太虚,流形纷不齐。
要之本无物,洞然无足疑。
梵志有至言,还我未生时。
莫嗜鳆鱼如老曹,但应菜饭学参寥。
坡翁晚节更清苦,玉糁新羹手自调。
愁绝诗人太瘦生,也无北食与南烹。
君看俚语亦堪笑,何日能填鼻下横。
东溪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
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
无人为辨乐羊书,却向空山问草庐。
世上荣枯无定在,眼前毁誉竟何如。
寸心未彻九重上,百口仍行万里馀。
公退门庭静,轻风辊絮毬。
故人惊一见,小酌散千忧。
西上不容久,东归又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