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蟆颐江水小罗浮,梅术花时踏雪游。


五字七吟天一角,东南何处是皇州。

山中不来久,何处度残年。


人闷如中酒,村荒似禁烟。


将茶冰箸煮,移枕雪蓬眠。

旅怀萧瑟又逢秋,葭水迢遥思旧游。
为恋主恩仍上国,敢云吾道只沧洲。
私疑晚暮将何补,却笑卑微孰肯休。
每忆论文怅未同,诗陈大国见遗风。
攀辕往日山阴叟,失马何年塞上翁。
豹隐但馀岩雾白,鹏抟应带海霞红。
贤书早晚达承明,暂向归鸿听友声。
策足久淹奔逸步,论心不尽别离情。
游梁孰可方枚叔,入洛谁当荐士衡。
错落新篇炫彩霞,来从通德郑君家。
怜余市语曾三至,羡尔遗经尚五车。
渺渺千山迟过雁,盈盈一水望仙槎。
帘卷西山翠竞流,几同高士集南州。
时凭帝子千年阁,最忆元龙百尺楼。
暂赋闲居招白社,难将吾道付沧洲。
家园韡萼总争妍,羁旅天涯思独牵。
客类楚囚方落落,人言公子并翩翩。
青衫谪吏吾兼隐,丹液寻真尔欲仙。
寄兴多山水,凭谁为赏音。
远书仍问业,异地更论心。
牛马风难及,鱼鸿信易沈。
十年惯使鸡翎笔,一束貂蝉愧暗投。
待我明窗草玄罢,论功应合便封侯。
海山深处住多年,容貌虽衰齿尚坚。
长使玉泉归绛阙,每留真火暖丹田。
感君特地贻乾栗,知我犹能咬石莲。
喜到旧家山水乡,依然山色与湖光。
此身宛在真仙窟,回首空怀太守章。
岂意新诗犹见及,尚言故郡不相忘。
信笔题诗不记篇,聊凭赋咏写林泉。
闲来倚杖云千嶂,睡起凭栏月一川。
野性已安三径里,吟魂犹绕两湖边。
昔年公掌秦中漕,虎节寻提四镇师。
从此功成为汉相,至今阙内仰萧规。
新诗远寄音盈耳,累牍频窥喜见眉。
晓辟天阍出帝纶,麾幢误委不才臣。
六条颁诏专临雍,一道全师别制秦。
虽受深恩辞北阙,拟将何术抚西人。
粉身截玉慰渠贪,浪迹泥涂遽著篮。
坐缺江生嗟不乐,诗来东老谢分甘。
世间风味鄞江颊,传里形容太史谈。
今古兴亡凡几回,垂芳遗臭等浮埃。
蝶飞荒径趋时乐,燕宿颓梁为主哀。
周粟不堪夷叔饱,汉车特载绮园来。
天涯嗟隔断,金玉恨遐心。
数夜成齑臼,因风寄稿砧。
白云行处识,芳草梦中寻。
桐君圃外州,树石最清幽。
水截三吴秀,山当百粤秋。
岩坰无俗土,宅舍有高楼。
招得邻丁作饮徒,山家肴蔬盖胥疏。
就根煨笋连黄箨,和蒂栽瓜带绿须。
羹熟泽中亲射雁,脍成溪上自罾鱼。
手把齐民种莳书,莎衫台笠事耘锄。
夏栽醉竹馀千个,春粪辰瓜满百区。
早秫旋舂尝曲药,新粱炊熟自樵苏。
山前有路到华胥,下即乾坤极海隅。
西接洞庭开晓楚,东倾彭蠡浸晴吴。
四时更代观形化,万物推移见尾闾。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画图。
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携袂到清都。
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广居。
庄家竹埤远近诃,沽酒树下对渔蓑。
觉坐班荆市井隔,闻歌子夜离违多。
书札昔负几回约,旆旌今能千里过。
万里关山万里风,手磨残血试雕弓。
凭高日日望交游,方寸飘如一叶舟。
文酒相从期赋咏,江山何事尚迟留。
洲中橘熟辉晴昼,潭上花繁送暮秋。
学道如撑上峡船,蹉跎富贵与神仙。
对床犹记听风雨,讲席何堪数岁年。
少日朋侪随化尽,晚涂老病有谁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