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迢迢百里外,望望皆闽山。


皎日中天揭,浮云也有闲。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秋空泬寥秋影阔,鱼尾霞收云一抹。


千崖有霭风落山,万壑无声水归末。


杈枒老木挐虬龙,椮槭平林叫鸧鸹。

楚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秋树江山人别后,夕阳楼阁雨晴时。

凭轩此高眺,眼底意苍然。


一气千江合,孤踪万象先。


席移将堕石,琴起欲飞泉。

垂柳阴阴亭榭,落花点点池塘。


情怡平林暮霭,目极芳草斜阳。


水硙溪边自转,鱼罾篱外谁张?


万里清光皎洁,数声笛韵悠扬。

地近边墙画角鸣,朔风割面冻痕生。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月声。


新鬼或传归远戍,黑云浑欲压空城。

帆影阔。
沈沈暮江静,旅人情切。
瘦骨禁寒,白头赋恨,飘零如叶。

济渠冰解逗奫沦,花柳兼催近郭春。
城外天形低合野,水边楼影倒倾人。
趁晴鱼意双游乐,助闹禽声百种新。
万壑千岩百尺楼,地形高压浙东州。
旁窥照水烟波阔,四顾沧溟雪浪浮。
远望尚赊秦辙迹,怀人还想晋风流。
袖手独凭栏,乾坤杯酒间。
此心常坦易,何地不宽闲。
木落山头秃,冰坚水面顽。
龙寻多伟观,立马少徘徊。
地僻风埃少,天成图画开。
仅留官驿在,无复酒徒来。
万里关山烟雾重,巍峨宫阙动疏钟。
入云春燕差池羽,逐水桃花烂漫容。
事业久甘终卷帙,性情偏喜近筠松。
邗水云初散,芜城目暂舒。
江山通楚越,风俗重盐鱼。
董相崇祠在,昭明旧阁馀。
险峻金包路,篮舆不易跻。
渔家看蚁聚,鸟道听猿啼。
沙霁田沿岭,崖悬树隔溪。
澄湖秋老荻花洲,浅水平沙舣钓舟。
忆得秦邮拖蜡屐,西风独上玩珠楼。
偶学赵州露爪牙,洞庭波送桂江涯。
倚虹风月随人领,满室诗书属自家。
静里阿谁论党籍?
闲来犹事灌山花。
斜阳一塔光明灭。
天风梵语声呜咽。
韵事说前朝。
孤悬一岛水中央,极目烟波万顷长。
沙外数条将断线,云间几幅未归航。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
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
莲花如蒂石鳌擎,灿灿珠光海上明。
东眺扶桑看浴日,西迎郁水拱神京。
森森古木巢孤鹤,滚滚洪涛吼巨鲸。
雨溪云碓杂村舂,万顷腴田绿海中。
绝顶日晴堪野眺,稻粱馀粒落征鸿。
地涌岷峨,天开巫峡,江势西来百折。
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鹤渚沙明,鸥滩雪净,小艇鸣榔初歇。
宦海行踪动客愁,匆匆又作胜湖游。
楚山南去连吴远,淮水东来挟泗流。
人代沧桑双语燕,渔樵风雨一归舟。
落花香处认芳丛,蛛网留春数点红。
闲倚高楼忘昼永,山光云影夕阳中。
长安陌路。
来往征车宁计数。
底事关心,远隔天涯没信音。
突兀天台耸碧空,恰宜远眺辨西东。
放开眼界群峰小,展扩襟怀万派通。
半幅云笺封远岫,一行雁字窎秋风。
褰裳直踞千峰上,万里苍茫一色同。
远目但馀天贴水,近闻惟觉浪号风。
巨鳌有首低擎地,瘴雨无根直幔空。
江汉交流地,登临破旅颜。
秋光都在水,云气欲移山。
树老如僧懒,楼孤似客间。
快磨浓墨写时晴,飞到鸾笺老眼明。
廷尉山头新《世说》,史官柱下旧家声。
北窗我愿师陶令,前席人当问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