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行孝人莫攀,平生急禄怡亲颜。


三千曲礼发已白,七十老莱衣尚斑。


秋容新沐江涵天,潘舆低昂御花间。

弹劾生风笔有神,天教末路得相亲。


从来名下无虚士,今见朝端第一人。


销印不知谁发难,投珠那得谓无因。

吾道艰难孰使然,忧来真欲问诸天。


方看骢马避桓典,遽为虾蟆赋玉川。


去国身轻宁絜絜,爱君意在故卷卷。

济南刘夫子,生来逢百罹。


乃翁负长才,宦游至京西。


时当建炎间,寇盗纷不齐。

熟知明主可忠言,奏牍方陈意已传。


人言能逊千乘国,我自能补九重天。


拔山转石孰难易,烂额徙薪谁后先。

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


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


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

轻暖轻寒无意绪,朝来几阵梨花雨。
妆成独自倚阑干,暗数落红愁不语。


杜宇一声人欲去,残云片片依沙渚。

横金出守郡名廉,五马翩翩吏隐兼。


鲛浦月明珠泽媚,羊城天阔羽书恬。


黄堂政简高斋寂,画阁春深丽藻添。

五月楼船始到家,山中无处不桑麻。


今人却笑东门老,白发春田独种瓜。

当年铁马渡襄江,敌国闻风夜纳降。


今日却归江上去,岘山青满读书窗。

曾侍家君接胜游,于今复见旧风流。


江湖诸老半黄壤,乡里小儿今白头。


车马在门为客好,干戈满地使人愁。

京畿华壤尽提封,开辟抡材献九重。


使者传宣来万里,郎官分职领三农。


江淮田赋方全免,邦国军需足上供。

近闻退直自承明,忽报扬镳出凤城。


未老已嫌金带重,暂归不著绣衣行。


故人尚作瀛州客,岁晚无忘魏阙情。

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画。
绕路黄花拥朝马。
叹市槐景淡,池藻波寒,分明是、三载春风难舍。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


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


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


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故山非不好,难系远游情。


酒逐春心尽,愁连秋草生。


羁怀三径竹,花事五羊城。

知己难为别,思亲不可留。


京华凉月夜,乡国白云秋。


道重浮名薄,官贫素节优。

阴阴江树绿如帷,春尽天涯送客归。


芳草独迷蝴蝶梦,落花先遣伯劳飞。


风回极浦孤帆转,月出平沙远火微。

今之异人刘牧龙,绰有两汉先秦风。
等闲踪迹不肯露,下混此世将无同。


或时耿耿作怪语,恍忽使我难形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从西来,东行万里到陜郡,有石横亘势欲回。


天教禹凿三门开,百川风雨万壑雷。
下孰为之挽,上孰为之推。

炎荒蜀道宦途长,何处风光不饱尝。


鹿洞旧游时入梦,烦君为我赋新堂。

瘗卷邱边秋草多,两知亭下客频过。


故人三宿还辞去,独听沧浪奈水何。

蜀道兵戈后,君行为作人。


冬深方度腊,江远故从岷。


钟鼓堂坛曙,旌旗道路春。

海上东还独杖藜,柳花飞雪乱莺啼。


琅函宝箓皇人笔,玉检丹经外史题。


圣井山开龙起蛰,璚林台迥凤来栖。

殿履新高面拜除,转咨臣计重河渠。


蛟龙始识陵园在,鸿雁终招泽国居。


棠蔽东人更竹马,葭明韦曲自橇车。

多为军储费量筹,难辞摄县太仓州。


西江听得吴侬语,紞鼓难鸣挽不留。

绣斧下神京,霜风白简生。


省遗郎吏草,台建大夫旌。


隼翮当秋健,微星入夜明。

山中麋鹿总忘年,松叶深深路窅然。


我欲访君恐难觅,先输鬼谷卦头钱。

看花莫叹薄衰年,老眼方知花欲然。


若到秾华满天地,少年那日不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