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时折桂共云梯,四十馀年迹久睽。
白首为郎方接武,绣衣出使又分携。
放船汴水寒犹浅,跋马都门日欲低。
稚年曾未睹风标,瀚海初闻拔俊髦。
国子先生曾并席,蓬莱学士看挥毫。
量涵万顷沧溟阔,气吐千寻太华高。
西风老泪断人肠,滴死坟前草树荒。
明日还家重回首,白云何处是东阳。
游子思亲日九回,首丘无计转堪哀。
故人相见休相问,不为东阳酒好来。
中岁分符典石城,两朝趋陛谒承明。
阙下昨承归老疏,天南今切去乡情。
亲知握手三秋别,几杖扶身万里行。
阊阖排云叫玉旒,延龄不相白麻收。
圜桥留住不肯住,古来只说阳道州。
千载风流正相似,难处郊禋能有几。
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
想红尘醉帽,青楼歌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
吴下阿蒙,江南老贺,肯为良田二顷谋。
高士不为簿,子严论独殊。
不遭何不可,而况主簿乎。
夫君岂其裔,南明筮仕初。
夫君静而敏,人十己则千。
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
古事与今事,一一探本源。
贡名书到拆封开,政尔诸曹议选才。
侍史阁中帘影动,尚书天上履声来。
阶墀伏谒人皆喜,符牒铺张手自裁。
北去频闻霜雪多,驿程犹是过滦河。
悲风绝幕回苍隼,落日穹庐卧紫驼。
行色且谋寒夜饮,别怀休忆醉时歌。
笑语匆匆似梦中,衣裳俄复判西风。
残蝉落日那堪别,瘦马长途喜未穷。
岁事已空南亩稼,归期应老故山桐。
千里南还又北行,碧江烟艇画中清。
雕弓中鹄须持满,粉饰倾城让后生。
老我期君尝结梦,是谁推尔定知名。
绿遍江上草,游子涉远道。
雪消春涧花满冈,南越三吴俱异乡。
桂林波生赤鲤肥,凉风萧萧透絺绤,华开黄菊行将归。
最爱风流贺季真,酒中遂识谪仙人。
当年乞得归来地,十亩湖光尽不贫。
绛帐谁能学鲤趋,康成又见领门徒。
不知礼乐东归后,文采还教作凤雏。
嘈嘈丝管趁游程,不及兴公掷地声。
可但熟骚作名士,澧兰沅芷一江情。
结伴越江江可怜,荔枝齐掷孝廉船。
侬家不省将离曲,尚欲留欢歌采莲。
乡心一夜渺难挥,明月刀头兴欲飞。
北阙犹须长策入,南天不是倦游归。
高风鹿洞流千古,劲气康山塞两仪。
舟过落星湖口路,望中云翠是吾师。
人生几许,叹经年契阔、不殊梁燕。
西子湖头判袂后,携手又来隋苑。
苏小车尘,钱王潮水。
居恒夸我,道黄山胜处,峰峰奇绝。
十载仳离辞故隐,磨尽鞋芒冠铁。
却向尘中,凝思霞外,颐朵西施舌。
桐花丝雨。
念相逢又别,羽书三楚。
一自我、归卧江南,只灯暗竹窗,梦魂来去。
平生行止都无著,恰似孤云自在闲。
四十馀年倦江浙,二千里外择溪山。
穷愁元不上双鬓,秀句仅能窥一班。
白首归来养性情,同时流辈尽雕零。
忘怀物外思游好,访旧樽前得典刑。
霜月醉留湖榭白,雪风吟度陇山青。
文才武略有家规,懿行乡闾雅见推。
乘障讵能申远业,偃戈良喜遇清时。
风吹秀菊篱边发,雨落黄榆塞下悲。
送雁南飞十五年,朔风吹雪上华颠。
梨花的的疑蝴蝶,燕子深深似杜鹃。
东野先生愁外句,西湖处士梦中缘。
久客桃源若避秦,孙郎一见却情亲。
诗才直欲空馀子,书法犹能学古人。
黄瘴秋深云似墨,绿波夜静月如银。
旧知中允藉声名,那复仙槎向石城。
珥笏风云天外静,禁林日月海边清。
宠光不异登三岛,辞赋终堪并两京。
春水正悠悠,图书上越舟。
潘舆怜远道,华服炫晴洲。
况是蓬瀛客,真成天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