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地气周遭逐处流,五羊渐已似中州。


海风吹断山无瘴,炎月何妨作宦游。

寄语黄夫子,而今正好行。


麦秋最凉冷,梅雨半阴晴。


客路空形役,乡山独眼明。

先生古肝脾,久恨不得识。


唯闻公卿家,要作门下客。


千载卞和泪,争磨荐书墨。

五行在天地,惟水明且清。


如何南中泉,乃独以贪名。


水号黑与弱,淖汩称浊泾。

时人会傍高门走,独肯来游翰墨场。


已有哲兄如叔度,定知吾子胜文强。


长淮白浪摇春枕,故国青山接夜航。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


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


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

声名畴昔重南州,又著儒冠理驿舟。


要识海波穷壮观,直寻石砚亦清游。


桄榔叶暗诗筇瘦,蕉叶花浓讲席秋。

南宫朝殿锁蓬莱,芳草春深梦不回。


只有海门青一点,月明犹送旧潮来。

天地清溪鹤不群,百年文献足知闻。


外家自是朱元晦,今代岂无扬子云。


太极异同须共载,连山真伪可难分。

羡尔独怀奇,为郎已后时。


欲观沧海日,不恋白云司。


绣斧承秋令,丹书属夜思。

期君向所负,今出果何如。


明主争为用,高名善自居。


有身须事业,无意即樵渔。

邹鲁文光灿海滨,君民尧舜属何人。


谏垣此去知能入,匡济言封莫算频。

言寻八桂国,忽别五仙城。


惨淡词人色,踟蹰旅客情。


苍梧云渺渺,帝子泪盈盈。

昔年同听鹿鸣歌,此别令人恨转多。


白发无情催岁月,青山有梦入烟萝。


养生术秘求玄牝,种树功深问橐驼。

朝把封章叩帝家,夕驱羸马赴长沙。


江湖万里孤臣远,灯火九重春意赊。


湘水无情休作赋,贾生有庙可停车。

几度伤心忆岭南,民刳兵燹丧田蚕。


黄堂此去看经济,千里春回雨露酣。

白霫渔阳又北平,时常同住又同行。


于今忽送山东别,两地相思共月明。

逢君金台下,意气各殷勤。


喜见芝兰色,更藉枌榆亲。


高才迥无侣,明德故有邻。

结发曾登翰墨场,独怜留滞卧江乡。


家传美锦人争羡,手握灵珠夜有光。


燕市久悬收骏价,关门谁识弃繻郎。

两省同年进士科,斯文契谊果如何。


春云阔步公须早,夜雨羁愁我独多。


边笛频听青玉案,山杯不厌紫芝歌。

骑羊地数武,玄发早结知。


浮云非所歆,隙驹以为期。


稽首鞭弭盟,遣目及天地。

吾爱黄民部,文章似有神。


烟霞供点染,意气自嶙峋。


挟策逢明主,持筹佐计臣。

无奈乡心剧,看君独著鞭。


只因供菽水,不为忆林泉。


莱子斑衣日,相如负弩年。

风雨论文夕,招寻独有君。


那堪白社侣,转向碧山分。


柳折金堤晚,尊开玉液芬。

亦自希朝谒,归心底欲忙。


但缘趋鲤对,暂尔谢鸳行。


粤树杳何处,江云引到乡。

旧事恍如前后身,龙门四纪更情亲。
茅庐惊叹见斯客,天马超腾感似人。
三径草荒残岁雨,一枝梅作渡江春。
南浦别多惟悴深,叩槛忽聆丹凤吟。
掌上十指有长短,坐客满堂谁会心。
认得缥缃几行字,大匠注眸不相弃。
仙经何物堪却老,较功无如太阳草。
龙衔鸡衔名虽异,菟公羊公事可考。
苏君真是神仙裔,橘井阴功贯穹昊。
秀极武夷峰,清才气所融。
香名传日下,胜范迪时中。
大对承三道,清篇滞半通。
轩裳本外物,轻重非所关。
俗子不识真,贪荣强跻攀。
苟求既得志,巧计仍朋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