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病里春秋六十更,酒杯无日不渊明。


还将白发供人事,自许青山不世情。


版籍又劳今别驾,风花带管老先生。

在昔黄金台,与子初周旋。


萍逢忽相失,不见垂十年。


昔为礼曹官,今摇庆阳鞭。

明朝别驾过金坛,暂到茅山亦不难。


我忆江门归未得,为君沽酒庆茅山。

风月堂中,画屏不动香猊吐。
珠翘环拥蕊宫仙,双鬓青如许。
相对童颜寿侣。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停舟过桥去,两岸绿垂杨。


绕屋水为界,入门花满廊。


如今为道观,闻昔是书堂。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两年人住岂无情。
别乘辞华四水清。
何事千钟勤饮饯,故知一别未能轻。

色味新香各十分,可无桑苎与书勋。


打门赠我令呼客,好事知君最出群。


饮罢清风引仙阙,睡馀妖梦破朝云。

秀野班春过梵宫,贤僚况复肯相从。


风缘御寇来幽穴,云为渊明出远峰。


柳色直将波共绿,花光疑与酒争浓。

世传三穴起长风,此理诚难识所从。


觉性未能参七祖,禅扃聊欲访千峰。


桃溪溯日红霞烂,麦陇酣春翠浪浓。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隐沦。


幅巾啸傲喜接物,仿佛白鹤乘孤云。


朅来帝所暂戾止,亹亹清言偿所喜。

科名得玉向昆邱,家世长淮入海流。


通籍殿中钩盾省,颁条岭外桂林州。


汉皇前席期清夜,楚客归帆指素秋。

曾随征虏出萧关,又案公田汝水湾。


南亩万箱增地利,西清三刻对天颜。


一麾通守彤襜贵,九棘评刑赤笔闲。

风流华省含香客,籍甚先朝奏赋人。


竹使三年劳佐郡,柳堤千里待行春。


文园避事心长笑,天禄雠书鬓渐新。

辽东羽客富仙材,仙殿飞觞接上台。


便道归宁白蘋渚,经时赐对柏梁台。


里中驱弩先行路,膝下斑衣庆寿杯。

龙虎游从分不疏,忽闻新命佐鱼符。


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


浮蚁酒浓频举白,折胶风劲好弯弧。

著作蓬山局,职司华衮褒。


已能成马史,何况梦江毫。


金劲鸡摇距,霜寒兔堕毛。

计相声名久不磨,庆馀丰报属君多。


原鸰重遇非常主,庭鲤仍收最上科。


但使家声常燀赫,不辞官路独蹉跎。

公才岂合尚题舆,天遣寒儒此曳裾。


午夜灯光曾共赏,三春乐事未全疏。


尊前窈窕传新唱,耳畔澜翻听异书。

籍甚西枢掾,居然出处光。


人犹思贺监,天未起张良。


南浦云应碧,东湖柳正黄。

经时山川浪跋履,半夜衣裳时倒颠。


尘土最能催白首,风波只会送流年。


寂寥彭泽门栽柳,萧洒东林社结莲。

卢商舟淅两岐间,四月军行八月还。


龟息不妨窥道奥,鼠偷无敢近禅关。


云迷汉水沧浪水,雨湿蒲山岌嶪山。

决胜从容樽俎间,一军争死不知还。


拔旗往蹈乌丸垒,杖棰横封函谷关。


画像麒麟天上阁,铭功鸡鹿雪中山。

昨日南阳今淅川,驰驱不敢恨华颠。


久披褐布是居士,时着斑衣犹少年。


系屧记寻幽径竹,泛舟忆近碧池莲。

南头如送北头迎,只有溪山不世情。


少日激昂投耒耜,老年辛苦畏簪缨。


长松根脚龙蛇蛰,老鹤精神玉雪清。

山边置酒水边行,鱼鸟于人各有情。


终世果能著几屐,此时聊可濯吾缨。


启期拍手夸三乐,渔父张颐笑独清。

未忍田间老此生,衰迟已觉怯修程。


频频彼似鸒斯党,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昼迷芝岭路,水声夜到凤林城。

山谷冥冥多雪霜,人情随处不悲凉。


彩衣公独有老母,乔木我今思故乡。


行酒赋诗不忍别,登高临远便相望。

近水班荆坐,缘山拄杖行。


云烟窥胜概,风雨听寒声。


久累维摩病,多惭卫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