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剪自南岩瀑布边,寒光七尺乳珠连。


持来未入尘埃路,乞与应怜老病年。


欹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


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


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

四绝堂前万木秋,碧参差影压湘流。


闲思宋杜题诗板,一日凭栏到夜休。

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


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

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入港晴芜远际山,鹭群翻处绿回环。


林隈隐寺僧慵出,桥底通船客正闲。


乍喜身心俱寂静,足怜名相惑愚顽。

欲驻如今未老形,万重山上九芝清。


君今若问采芝路,踏水踏云攀杳冥。

碧崖道士拍洪肩,白水真人觅玉泉。


我似东轩无一物,阁山风月不论钱。

何事人间最可哀,朔风零雨向燕台。


白云隔断清溪口,不许红尘客再来。

当日仙槎九曲乘,奇峰五百恣攀登。


此行苦为虚名累,一宿烟霞也不能。

兰沙如雾倩蓝丛,缥缈鸾歌下远空。


玉露只垂金掌内,仙飙常发御垣东。


人间兄弟何能及,塞外交游孰与同。

黄钟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
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


泽坚古漆光不磨,徽弦不具含云和。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
飞鸣北雁塞云暮,摇落西风关树寒。
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丹山碧水漾清晖,尽日经行径路微。
野老筑场收稼早,溪翁举网得鱼肥。
青天万里飞云尽,黄叶千峰独鸟归。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
美哉刘进士,天赋俊逸才。
堂堂校书郎,琢句如琼瑰。
相逢一夜语,持论无尘埃。
幽人南来弹玉琴,泠泠一曲悲南音。
况作李陵思汉调,使我夜听忧难禁。
将军虽云去已久,得君为写千古艰难心。
病起陵阳思翠微,秋风动后著行衣。
月生石齿人同见,霜落木梢愁独归。
已许衲僧修静社,便将樵叟对闲扉。
两颔凝清霜,玉炉焚天香。
为我延岁华,得入不死乡。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
相思遥指玉霄峰,怅望江上阻万重。
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
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
空惊华发逐年陈,又遇寒岩一度春。
屋角梅花香入座,尊前柏叶味宜人。
家风好共安冷澹,岁月何须判旧新。
秦川蝉蜕已三回,明月清风任去来。
寄语冲虚诸道友,芒鞋竹杖不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