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思王道者,逸格世难群。


何处眠青嶂,从来爱白云。


酒沽应独醉,药熟许谁分。

久修头陀行,但欠僧伽衣。


胡为走红尘,涴面不忍挥。


忽觉东州梦,又指西山归。

万计千谋浊世纷,莲花峰下寂无闻。


丹泉漱冷齿凝雪,翠谷虚凌身入云。


藤杖卓苔防险峻,石炉炷柏起氤氲。

万里王程暂驻鞍,峡峤深处足盘桓。


题名华藏非容易,解组黄虞却较难。


自是鹅王能择乳,还他雁塔且弹冠。

户外新篁已过墙,忽闻语燕复窥堂。


秋风似昔空留社,春月于今仍照床。


尘劫有身难问世,夕阳无脚向何方。

万壑千峰共一林,桃花落尽又春深。


移茅岂作避人计,爨木偏多流水音。


解语应知黄鸟意,高怀忍听白头吟。

山田惯买与僧耕,又请华巾布发轻。


庞氏儿郎皆顺敕,一庭清梵振家声。

华林初请法轮旋,觉海论因在梵天。


谁信金仙曾有愿,双双重上讲堂前。

透地新篁韵自深,篱边须费护持心。


虽然犹在绿阴下,一日出头风满林。

新篁林下势凌霄,雪干霜筠未可骄。


枝叶何曾轻一放,分明高出万千条。

释子修行与众殊,铜台连接起精庐。


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构倚晴虚。

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


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


偶携竹杖寻仙去,闲看蒲衣采药还。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


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虽茅草新,原是东邻寒士居。

苍璧方渐白鹿皮,琼瑶更似木瓜诗。


从来持得吟诗戒,此是愚翁破戒时。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负无言志已颓。

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


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见亦羞。

空山落叶响流泉,窈窕崎岖一径边。


借问桃花今在否,秦人元不爱山川。

我生江海上,性与鱼鸟逸。


端来入世网,竟坐形骸役。


此心本洞然,六月遭怵迫。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妙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澜翻口里说三车,一衲唯披百结麻。


应笑经僧内供奉,等闲尽著紫袈裟。

花发鸟仍啼,行行路欲迷。


二真无问处,虚度武陵溪。

少小蹁跹入紫宫,翻疑百岁貌如童。


种桃花发上林畔,捣药声闻禁苑中。


巫峡肯沾神女雨,洞庭曾御大王风。

法华转罢读皇经,仙阙依然傍佛扃。


炼就丹砂堪作供,鹤衣长舞法王庭。

只杖凄凄日,论乡独有君。


辞家一万里,学道五千文。


礼斗依丹阙,吹笙坐碧云。

道人厌尘纷,万乘挽不住。


愧我未得归,见之愈增慕。


奎画俨若新,真容宛如故。

高僧隐青山,宴坐咀白石。


不知几何年,人犹访遗迹。


顾我顽钝姿,但知能肉食。

入门空寂寂,真个出家儿。
有行鬼不见,无心人谓痴。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
华阳洞里持真经,心嫌来客风尘腥。
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
翔螭岂作汉武驾,神娥徒降燕昭庭。
得道疑人识,都城独闭关。
头从白后黑,心向闹中闲。
饥渴唯调气,儿孙亦驻颜。
数里白云里,身轻无履踪。
故寻多不见,偶到即相逢。
古井生云水,高坛出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