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浊酒能温旧雨情。
十年前事话伶俜。
锥囊脱颖文峰塔,画出江干雾里城。
青青柳眼。
乍隔水偷窥,悄传春怨。
寂寞闲庭冷榭,梦云天远。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
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蒙。
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
骚情满僧壁,贤王诗集唐。
天教十年闲,踏遍山山苍。
再出事已非,朝露况不常。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昔为岫云游,到寺已昏黑。
那知山门外,双松翠交织。
宸题引入胜,云日与绚色。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温厚为诗固寿徵,鹿鸣指顾更恩荣。
作人典特隆科第,尚齿风常倡老更。
联句幸同赓御制,盍簪并喜践宗盟。
四海人知花近楼,淞江一卧廿经秋。
梦争王室追寒日,老厌兵尘望故邱。
黉宇得无成鞠草,儒冠久不敌兜鍪。
出水龙驹便不群,曾观少作气淩云。
风流郑莫香遥爇,名德丁黄席许分。
珠树诸昆看竞爽,楹书仍世挹先芬。
秀才忧乐关天下,齑粥回思六十年。
孤稚未虚贤母训,宾萌新广学官员。
頖宫平世明伦重,畿甸危时秉节坚。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
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
弹指流光过,重来岂等闲。
澄怀酬短景,揽泪惜残山。
柳影当门碎,苔花上砌斑。
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
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
虎蹲临涧石,猿挂半岩藤。
蛟鳄谗波偶脱身,洞霄真境浣妖氛。
未妨贳酒馀杭姥,重与题诗大涤云。
何自玉关休战鼓,傥容琼馆秦炉熏。
重寻九锁蹑丹梯,回首空惊岁月移。
风虎守阍宁易到,冰龙候路却先驰。
松筠老去俱全节,猿鹤迎来尽故知。
湖山深处梵王家,半纪重来两鬓华。
珍重老师迎意厚,龙泓亭上点龙茶。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于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
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
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
石壁斧修痕,风泉断续闻。
琉璃光闪日,空洞湿飞云。
妙出神功造,源从湫底分。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穿凿力,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高平馀十里,湖湗落中间。
此地可耕凿,长年迷草菅。
一庵犹有路,四望忽无山。
怪极生真想,饥凶祷请勤。
半身鳞甲具,一勺渺弥分。
应谷声如鬼,飞空石碍云。
人似周颙事隐沦,地偏原自远风尘。
樽开云物千峰迥,坐倚楼台万象新。
曲径尚馀萝窈窕,断霓时挂壁嶙峋。
桂粟凝黄。
记灯燃兰槛,月漾银塘。
红牙低按曲,乌舫兢传觞。
当代文章伯,谁为最擅场。
古人今不作,夫子世称扬。
虎榜名齐射,鹏程志早翔。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
过桥春色绯桃树,临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箫鼓送人归。
三月三日天气好,一年一度虎丘游。
枇杷岩下频呼酒,杨柳桥边旋系舟。
春事固知欺白发,山灵元不厌清流。
前朝文物已凋零,感慨重登二老亭。
荒冢尚留翁仲守,百年松柏自青青。
胜地开莲宇,山川两岸分。
启窗全纳日,扫榻半留云。
钵静蛟龙卧,钟圆昼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