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玉立金华霄汉间,帝封天女鍚仙山。


被他走下严滩去,一水穷追竟不还。

道是兰溪水较宽,兰溪欲到怪生难。


后船只羡前船快,不觉前船阁在滩。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


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古调今寥落,令人忆拾遗。


不图垂拱世,复睹建安诗。


瑟在犹清庙,碑残尚色丝。

巴峤亭前立,涪江槛外斜。


雪堂开洞府,云木上烟霞。


叶响非关雨,林香不是花。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薄游金华山,信足支短筇。
长啸黄初平,蹴踏金芙蓉。


芙蓉峰头白云起,天风习习两腋举。

绝顶寒云挂玉清,三山何处有蓬瀛。


乘风自叱群羊起,不向黄冠道姓名。

文采曾惊六代豪,紫薇深锁白云高。


何人为启藏书穴,摇落青山伴彩毫。

鹿田西下接鱼矶,千顷寒流照客衣。


薄暮乱山风雨过,不知潭底玉龙飞。

万仞嵯峨雾色重,青天谁削紫芙蓉。


扶筇恍忆西游日,玉女盆边第一峰。

台殿崔嵬锁玉京,白云遥按步虚声。


他时辟榖堪寻汝,绛节双飞绕太清。

洞底双龙挂碧流,蜿蜒十里暮云愁。


朝来拂拭仙人蹻,携尔同登十二楼。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缩庐山此洞中。

徙倚明霞上百盘,石门天际敞高寒。


峰头生读黄庭罢,遍礼群仙白玉坛。

西风遥驻越江船,竹径深惭问草玄。


星斗乍看题凤日,云霞长护牧羊天。


秋明斧钺群山外,梦隔旌旗一水前。

一巘盘回万壑分,故人曾此憩清群。


雁鸿已失孤飞影,鸾凤空馀五色文。


诗冢久埋江上草,使车遥隔岭南云。

白旆横江事已非,烧馀林麓转稀微。


山中殿古仙长在,云里庵成人未归。


武姥漫遗苍玉佩,石人犹拥紫霞衣。

岩前通细路,岭外接危峰。


梯磴逾千级,烟霞过万重。


缘崖收异荈,步壑数长松。

漠漠鲜云习习风,谷莺娇啭小园中。
谢塘初长如裀草,湘渚难留避弋鸿。
轻雨落花红扑地,惹烟垂柳绿萦空。
幽居倚翠峦,尘事不相干。
天地醉来小,琴棋静里欢。
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
轻云澹秋色,凉日静琳宫。
水落白石上,人行深树中。
悠悠坐长啸,肃肃来清风。
日出富春江,连山映崔嵬。
孤云识归路,往栖子陵台。
积雪浩漠漠,飞鸟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