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心胜绝处,人饮不知源。
楚浪夜喧寺,浙山晴到门。
清寒入僧梦,太古结云根。
风急乘舟破浪来,寺僧邀上最高台。
云拖香阁浮空立,月照琼花入镜开。
山势古今长作柱,潮声日夜似闻雷。
袖拂尘埃到上方,白云深处自生凉。
金炉香细轻浮座,贝叶阴浓静转廊。
十二楼台馀寂寂,三千世界杳茫茫。
金山何岧峣,屹立江水中。
石壁摩溟涬,云根奠鸿蒙。
潮通海气白,日映波光红。
梵宇中流见,空香四壁清。
钟声花半落,海色剑孤横。
客至铜陵道,僧归铁瓮城。
纵是裴公寺,能忘魏子心。
帆开吴日落,钟度楚云深。
半饷分南北,中流吊古今。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
绕树开僧舍,缘空结梵楼。
疏灯明水底,落月挂潮头。
宝筏京江渡,灵峰旦鹫来。
惊涛潆石下,飞塔荡空回。
水面分天堑,波心结蜃台。
突兀中流处,孤标出上方。
霜清江月冷,天阔陇云长。
诗罢重怀古,情深几尽觞。
天外金为岛,江中石作标。
断崖长系舫,虚窦暗通潮。
窗辟千帆下,云深九派遥。
一拳浮玉,中流砥柱,茫茫烟水迷云树。
年来两过未曾登,那知张祜题诗处。
南北横分,古今几度,拿舟三老随歌渡。
孤绝江心寺,烟波接渺茫。
浪花浮石磴,帆影落僧床。
金碧辉天界,歌钟起下方。
地控恒沙界,峰回沧海波。
潮声永夜壮,云气秣陵多。
龙窟存光怪,鲛宫湛绮罗。
天风吹欲去,孤坐四无邻。
树杪洪涛落,云移杰阁新。
夜灯分钓艇,朝钵乞鲛人。
数峰波底起,古寺远红尘。
钟磬沉孤屿,鱼龙是四邻。
夜灯分钓艇,朝钵乞鲛人。
片石生鳌背,孤汀碍水流。
亭台先见月,风雨早惊秋。
敲板江鼋出,闻钟海鹤收。
润州形势郁岧峣,泊艇朝看四望遥。
山拥千峰低日月,塔悬双照倚云霄。
芙蓉楼瞰银屏渡,萍蓼沙通铁瓮潮。
试觅铜瓴第一泉,金焦宛在洞中天。
谁携《贝叶》六千卷,独住精蓝五百年。
孤磬寥寥云际落,华镫的的夜深悬。
朝日照河干,茅屋炊烟起。
时有晒蓑人,依稀红树里。
长路晨曦赫,高亭大道遮。
闲参狮子座,来吃赵州茶。
砌绕涓涓水,盆开艳艳花。
泉是中泠好,楼从北固分。
送君风瑟瑟,相忆水沄沄。
僧腊逢残雪,江晴见断云。
浮图突兀起江中,镇压东南气象雄。
除却金山馀外地,苍波何处不龙宫。
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
兴来尚有平生履,管领东南到处山。
莫遣韝鹰饱一呼,将军谁志灭匈奴。
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
波涛涌处浮双塔,塔影高低树影边。
山下虽无归寺路,门前却有过淮船。
石峰隔水难寻水,井脉通泉易得泉。
众木皆穿石,名香自合焚。
两廊吴分月,一阁楚天云。
雨过新灯露,潮平晚磬分。
梵宇中流见,空香四壁清。
钟声花半落,海色剑孤横。
客至铜陵道,僧归铁瓮城。
纵是裴公寺,能忘魏子心。
帆开吴日落,钟度楚云深。
半饷分南北,中流吊古今。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
绕树开僧舍,缘空结梵楼。
疏灯明水底,落月挂潮头。
九派分流涌化城,登临潜觉骨毛清。
僧依玉鉴光中住,人踏金鳌背上行。
钟阜云开春雨霁,海门雷吼夜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