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河太守称汉室,贤知继踵问民疾。
公家兄弟特过之,竞蜚英声腾茂实。
仲氏视学使豫章,玉策持衡道大光。
汉家郎官头未白,扈从初为两京客。
忽逢天边五色书,万里翩翩向西域。
腰间宝剑七星文,连旌大旆何缤纷。
况侯昔居白云中,爱写纨扇生秋风。
千岩万壑不盈尺,山桥草阁连青枫。
清溪漠漠春流急,苦竹丛深晚烟湿。
坡诗洋洋海波注,疏川导浍得施顾。
施书舛削顾名湮,宋邵何心错同铸。
吴兴山水接吴郡,多少峨仙旧游处。
冬风虽饕少霜霰,一雪偶严飘腊旦。
初惊云物稍悽惨,更觉天威能变换。
翰林太守方出郊,去指登高作荣观。
园公嗜欲浅,所好杯中物。
有田在荒村,半以种糯秫。
居然成酝酿,不复畏法律。
寒人气象寒于冰,闻有嘉运无由乘。
阳和吹嘘品汇生,燕谷冻瘁漠未惊。
年华四十盱畔城,惯处涸竭忘流盈。
吹灯染小帖,借马忤厩人。
岂其事朝参,强欲观云泉。
盥栉具袍带,超遥石桥间。
肃肃白虎殿,潭潭承明庐。
人皆通籍游,我独老饭蔬。
譬彼兽啖土,岂其恶甘腴。
酤酒榷吏杓,买鱼市儿篮。
虽非烂肠宴,亦知足一酣。
冬景忽卓午,晴云丧昙昙。
下自成蹊艺桃李,此语聊持饷吾子。
南风吹句落窗几,萧然出尘天下士。
诗坛挑战生一秦,穷瞎水部好仍昆。
久客殊方无永味,排遣春愁逐遨戏。
晓济吴榜访东园,欣欣草木多佳气。
缥瓷竹叶沃春心,黑面酪奴驱昼睡。
花县潘郎未白头,下从玉局仙翁游。
平生四海饶次守,脱冠坏衲藏深幽。
死生俱在天一角,句法不复阴梁州。
随船父老踏青莎,人各持杯奈醉何。
谣俗恋恩成太息,吟翁乐义合长歌。
皆知察物严而恕,谁似当官正不阿。
子美幕中赡暇日,喜传幽事到京华。
地偏浙水开孤垒,风散江云覆万家。
日出鱼虾来早市,潮空凫雁落晴沙。
幕中英俊许谁先,一一骅骝拟著鞭。
老我漫夸森画㦸,夫君端称泛红莲。
鸠工已见成轮奂,载酒何妨醉圣贤。
知君几作东野毕,瘦马田间风欲逸。
圉人白汗似翻珠,暂尔奔腾未为失。
归家须办紫游缰,玉辔红缨摇闹装。
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
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
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
人日肩舆度晓峰,长松偃蹇倚晴空。
几年不见根如铁,老境重来鬓似蓬。
独树未须夸老杜,五楸那复论韩公。
乌饭山边白玉团,瑞光千丈溢清寒。
斜穿逆旅茆茨室,正照先生苜蓿盘。
聊向青天思太白,却吟飞鹊忆曹瞒。
楚水涂山各一涯,今年还是去年时。
古来明月皆如此,我试停杯一问之。
丹桂飘香知有子,飞乌绕树似无枝。
书家千载称兰亭,兰亭真迹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贞观临写镌瑶琼。
黄閍冈下得宝墨,古人烧砖坚于石。
子陵高,高于山,深于水,竿头一丝缕,力能回挽两汉之清风。
羊裘蒙茸不为贱,麟阁嵯峨安足崇。
君臣义分本鱼水,朋友意气犹云龙。
洞庭春茗过湖来,阁老新诗手自裁。
锡谷泉应将撱石,玉川风欲问蓬莱。
竹垆纵有僧堪借,梧几曾无客与陪。
左江溪洞龙阳底,外与安南接疆鄙。
安南方物贡王廷,路入中华自兹始。
一从臣表至南京,使者往来相踵趾。
连然醉折荷花别,过眼那知红叶残。
甸尾海云随雁过,苍颜山雪照城寒。
欲捻锦瑟黄金盏,旋买青骢白玉鞍。
霜月娟娟鼓角清,连然回首梦魂惊。
舞筵尚想鸡鸣酒,棋阵浑防鹤唳兵。
凤阙云寒迷北顾,龙关风暖护南征。
别路归鞍金屈卮,瑶华篇赠欲秋时。
青山倦鸟怜幽独,白日寒花怨别离。
狡兔共称三窟好,鹪鹩惟许一枝宜。
天授嘉符帝祖宫,仙枝产秀福来崇。
金茎对峙灵根固,云朵交升圣泽通。
法驾留观知锡羡,从臣称庆未辞穷。
御沼环流瑞景长,集英宫殿紫宸旁。
香随银漏留春色,花压琼筵斗日光。
仙乐缓调瞻凤扆,天人高拱对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