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从来懒慢喜逍遥,林下闻风欲弃瓢。


东海肯将龙性扰,北山谁把鹤书招?


朅来京陌红尘里,奏对明光谒天子。


骥尾犹随十九人,鹏溟休说三千里。

持竿晚坐粤江湄,双鲤迢迢入钓丝。


书札远烦天上使,炎凉宁似世间儿。


悲歌燕市谁同调,往事吴门忆故知。

西北红云望帝乡,新开日月照垂裳。


清朝振羽多鹓鹭,才子挥毫近凤凰。


赠绮交情同缟带,开函奇字染天香。

楼浅风开幕,廊虚月映门。
鹤栖何处榜书存。
唯许同游人觅旧巢痕。

吴王上国长洲奢,翠黛寒江一道斜。
伤见摧残旧宫树,美人曾插九枝花。
长歌去路遥,遥遥去何处,枫桥与断桥。
两岸梅花五更月,布帆吹去风翛翛。
啸傲山水前,岂遂称豪贤。
东风吹尘扑征车,欲行未行立踟蹰。
行装萧萧一何有,上载经史下刑书。
子向金陵意甚适,咫尺吴门是乡邑。
故人重会阖闾城,十日难禁去住情。
沙上暂维青雀舫,尊前初试紫莼羹。
汉廷公议还须定,蜀道当时已惯行。
而翁提学久驰声,之子才华冠后生。
几叶尚传司马氏,一官遥向阖闾城。
人环上座先开讲,绩奏南宫再策名。
念子天涯久谪官,已看新命出金銮。
牛刀小试真言偃,鸥社重寻愧谢安。
旧雨故人频对酒,青霄客路正弹冠。
吴钩结束玉骝嘶,赐策诸王奉紫泥。
汉水波光环作带,周家桐叶剪成圭。
装轻朱邸归为寿,酒有黄封去自携。
西山屹立何雄哉,倚天盘地高崔嵬。
壮气峥嵘逼太华,秀色缥缈连蓬莱。
蓬莱咫尺临天阙,遥对兹山最奇绝。
宦途南北事多违,几日相逢又送归。
官好旧坊初视篆,病来新带总添围。
天连茂苑三江近,水绕漳河一雁飞。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作宰君当英妙时,政成应报九重知。
云中宫阙双凫远,客里风霜一鹤随。
紫陌朝回烟未散,彤庭宴罢日初移。
朔风吹袂冷,鞍马去京师。
天外双凫远,云中一鹤随。
赋先群邑起,绩报九重知。
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
上有佳树林,下有良田畴。
渔樵自成村,桑麻翳榛丘。
瑶池会看舞山香,尘满芙芙月满堂。
乌鹊桥空红雨乱,青龙坞远白云荒。
医传上国思贤助,学富东吴慕义方。
好亭院。
是谁一曲江城,唤起哀怨。
峭寒帘未卷。
不向龙祠小乞灵,连宵那得雨冥冥。
势方聚处中心喜,声渐微时侧耳听。
便觉田头秧稻绿,更夸陇首麦苗青。
报政期年上考书,君才端合应时须。
三公掾属多为相,两府郎官半是儒。
夜帐论兵银烛抚,春庭称寿彩衣趋。
芙蓉醉尽暮江平,有客停船待晓行。
山洗夜风秋转静,水明天镜月初生。
情知乌鹊元三匝,魄在冰壶见独清。
雨露青葱挺桂林,云霄乔木并棠阴。
重台仙令双凫候,百里吴天万笏临。
移剧已知调瑟手,抚时初见济川心。
昔我梦江南,如垢思栉沐。
幽怀萦千缕,胜鉴觊一蹴。
沿缘涉吴会,欢喜到童仆。
名教久沦替,榛蔓沿黉宫。
乡祀古所重,论定百年中。
庶几光俎豆,足与震鼓钟。
洞庭山侧第新成,门对湖阴水鉴明。
紫绶使君还政日,彩衣仙尉拜官荣。
丘园自适亲心乐,桴鼓稀鸣吏局清。
中吴号沃土,壮县推长洲。
秋粮四十万,民力罢诛求。
昔时兼并家,夜宴弹箜篌。
微雨净山绿,赏心投鹤群。
拂藓憩幽洞,松花如密云。
龙湫接狮滘,石濑时远闻。
东风涨新绿,吴雨断复鸣。
细淹花粉堕,斜晕水纹生。
台琴不成弄,廊屟俱有声。
六月寒侵楚水涯,冰纨为幕雪为车。
但凋济上王生柏,无损河阳潘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