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槐催举子着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


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

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鲙缕长。


柳下石门君有此,可能冲雪厌清凉。

只见吴牛事水田,只见黄犁负车轭。


今牵大车同一群,又与骡驴走长陌。


卬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缓耕泥洦洦。

万里秋光入坐明,交情预喜笑相迎。


菊花未服重阳过,如待君来泛巨觥。

却说孙行者按落云头,对师父备言菩萨借童子、老君收去宝贝之事。
三藏称谢不已,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攀鞍上马,猪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
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高城下一叶,亭榭已萧疏。


河汉生秋早,星辰动夜虚。


玉珂停騕袅,金砚落蟾蜍。

合观非为逢嘉节,感节遥同万国欢。


家家舜日迎时景,荡荡尧天共简宽。


胜事且于玄圃见,高丘长有彩云团。

病里春秋六十更,酒杯无日不渊明。


还将白发供人事,自许青山不世情。


版籍又劳今别驾,风花带管老先生。

喧鸦争入帝城飞,映雾翻林扬曙晖。


宫女乍闻惊梦起,省郎纷逐散朝归。


声传万井含钟杳,影落千门带月稀。

高僧元住金山寺,飞锡吴乡未拟回。


天女散花台上落,神龙避雨钵中来。


久知无本能诗句,自笑渊明嗜酒杯。

雪后天街绝点尘,西山一秣白于银。
云边蹬道层层出,马首峰峦叠叠真。
瑶岛分明连绛阙,玉龙夭矫贴青旻。
敝帏为马存,敝盖为狗故。
于物且惜之,人独无所顾。
悯哉娄江水,浮此三尸露。
蓬莱宫阙望逾高,吏牍无须叹久劳。
燕市自应求騄駬,凉州何用致葡萄。
新诗念我能贻远,佳句怜君半入骚。
春烟染绿渐盈条,莺语花容次第娇。
客里风尘淹日月,天涯书札问渔樵。
一官自笑头颅改,双阙长悬道路遥。
异地羁愁已渐分,春来花鸟自堪群。
朋游只恨同声远,消息徒劳隔岁闻。
王月漫赓椒里颂,客星仍傍海东云。
千万军声动地来,沙虫猿鹤俱尘埃。
一球秋肃皆遭劫,六琯春阳望起灰。
太息衣冠诸老尽!
若论仕宦几人回?
死犹有待生无味,馀勇还堪贾酒杯。
鹭屿相逢皆老大,廿年前共赴公车。
一麾作郡游邹鲁,几点看山上太华。
绩奏黄流闻帝可,泽苏赤旱慰兄嗟。
落月犹疑在屋梁,凉蝉抱树发清商。
公真健者如松柏,我亦乡人敬梓桑。
著作尚馀扬子草,海邦犹想召公棠。
诸贤热血苦相争,争得「共和」两字名。
未见衣冠遵汉制,徒闻岁月改周正。
山中病鹤原长寿,天上妖狐欲变精。
走马东来冒驿尘,今年重识帝城春。
自怜已作衰翁态,苑树宫花笑杀人。
出逢春客放牛天,浩叹微官久自缠。
回首未能收白牯,归家犹可养乌犍。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肃穆胶客饮,杯端气初结。
靡靡玉带凝,皓皓银塘洁。
飞空类散花,虚映瑶台月。
君参云门禅,不远为君说。
千里访衰翁,草鞋三寸雪。
此间禅亦无,一味有衰拙。
莱子传声,洪都佐节,争羡玉珂珠勒。
高阁重临,秋水长天一色。
看莺花、绣斧初横,忆鲈鲙、绿帆悬直。
忽闻天上故人呼,颠倒衣裳遣子扶。
争奈烟津缺舟楫,不胜云水涨江湖。
春风胜赏花千朵,深院生香酒百壶。
频年转见故人疏,来往惟君每起予。
阁入早秋怜善病,溪流黄叶念幽居。
田园久复谋犹拙,花木闲栽贫自如。
江南财赋重,输灌仗年丰。
纵使艨艟集,应怜杼柚空。
张陈留惠政,周况有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