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掩重门夜静,庭户幽幽,蓦地闻砧。
杳不知何处,是云间过响,空外传音。
故乡未卜归日,栖薄愧飞沉。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


野宿貔貅天一角,树移乌鹊月三更。


怨怀想像闺中切,逸韵悠扬枕上清。

逸响缘云起,清砧入暮繁。
秋风吹落叶,万户更千门。
宁知寄远意,不尽捣衣魂。
夜凉枕上梦频惊,有底秋天不肯明。
老眼近来闲泪少,那禁月下捣衣声。
何处疏砧隔短墙,东邻有妇捣衣裳。
风林落叶秋声动,露草鸣蛩夜气凉。
久别官寮忘馆阁,每从儿子话家乡。
砧杵谁家夜捣衣,金风淅淅露微微。
月中独坐不成寐,旧业经年未得归。
见蚕成茧能几日,缯帛输官千万疋。
丁丁砧杵相和鸣,半夜霜风入秋律。
一年寒事从今始,四序流光如羽疾。
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
深闺乍冷鉴开箧,玉箸微微湿红颊。
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
垂垂白练明如雪,独下闲阶转凄切。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天上双星正渡河,人间砧杵晚来多。
闺房若待秋风冷,绝塞寒威可奈何。
丹凤城南夜正长,万家明月捣衣裳。
忽惊落叶频沾臆,不听悲笳亦断肠。
遮虏渐闻过马邑,拔营曾报破龙荒。
天潢转斜白,庭菊泛团露。
纨扇辞玉纤,云幄含幽素。
湿萤递疏牖,寒螀鸣外户。
谁家少妇意何哀,浣尽征衣坐水隈。
满天风露月团团,双杵丁东捣夜阑。
莫讶妾心何太急,玉门关外不胜寒。
千门俨云端,此地富罗纨。
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
幽人感中怀,静听泪汍澜。
日落孤城秋气深,西风入夜转萧森。
飘来一片寒砧急,敲碎离人万里心。
砧杵声声过短篱,一声高处一声低。
画蛇几许惭添足,梦蝶多时苦弄衣。
黄菊有花非我里,青山无恙待人归。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征鸿无数挟轻霜。
秋高万木脱林坞,与子庭前开绿醑。
忽闻别院动砧声,西风吹断萧萧雨。
隔岸人家红树稀,辞巢燕子故飞飞。
露下秋林木叶稀,邻家砧杵韵初飞。
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
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
凉飙吹永夜,片片落清砧。
繁杵霜前扣,哀蛩月下吟。
素寒增腕怯,秋冷重愁深。
寒衣今又送凉州,独立桐阴听未休。
午夜征袍缝密密,一针一泪刺心头。
砧杵谁家捣素秋,一声声度白萍洲。
玉关萧瑟红闺冷,两地看来一样愁。
寄书书不达,寄衣衣欲裂。
谁将一片声,敲落千山月。
欲知声中悲,请看指上血。
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羁人怨夜长,况复闻清砧。
急杵捣离思,哀响攒秋心。
他乡各明月,故衣难掩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