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暂来城市意何如,却忆葛阳溪上居。


不惮薄田输井税,自将嘉句著州闾。


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

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


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

子惠思予,放艇去、绿帆风涨。
旧游处、万松精舍,可能无恙。
咫尺相看原不厌,到时昏黑终须上。

小溪缘密条,茅屋岸东西。


野老鸥为侣,孤松鹤并栖。


避喧今几世,入洞昔人迷。

谷日风兼雨,农家抱岁忧。


占书期不验,王政戒先修。


野色抽寒麦,春声唤暝鸠。

老来重作宦游身,车马空岩起路尘。


日出寒云犹恋岫,地偏幽鸟不疑人。


行藏已被青山笑,税敛空悲白屋贫。

何忍劳人力,予生且自艰。


天风吹短鬓,山月照衰颜。


路入羊肠径,人行马面滩。

韩公书院在三峰,斜雨蒙蒙坭屐踪。


数簋青蔬多守阃,一江寒浪印诗筒。


湿云断绩当山缺,水碓丁咚着晚舂。

且将萧索付无言,微雨微吟失远村。


船入碧厓人面绿,鹤归枯树雪涛翻。


米催木臼机心静,车转天河水力全。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正月已暖春无寒,江深水浅沙觜乾。


东风日日送行客,我来踏遍江之干。


昨日送客东入浙,今日送客西入湾。

众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溪。


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

高枫摇落蓟门游,把酒青天夜倒流。


世路百年孤凤曲,霜华十月满貂裘。


去燕宁为黄金尽,过赵谁能白璧留。

王乔玉舄飞,方朔金门待。


久闻有仙吏,思愿与之会。


君宦松山阳,而与箕颍对。

山村八九月,茅屋两三家。


古道连枫叶,闲门落桂花。


竹深鸡犬静,松暝炊烟斜。

所以登山不惮烦,为藏云气达泉源。


多峰岂炫千岩秀,一线才通万壑奔。


其在兹乎须出岫,此时何不早翻盆。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


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晓日韬光。


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

晓随万乘出城东,列校分屯部伍同。


云里六龙移彩仗,风前一雁落彤弓。


露凝松柏垂垂白,日映旌旗猎猎红。

屋踞苍崖下,人行老树颠。


寻诗敲翠竹,消醉饮清泉。


歌出黄牛背,帆飞白鸟前。

冒雨追随出郭人,萧萧寒吹逼车裀。


喜看赤地尘埃净,转觉青山面目真。


多病此时心便足,奇观三匝句方新。

豸冠前日下山城,双旆匆匆又出行。


金气作霜天九月,法星随斗夜三更。


青围川陆知途险,黄入郊原喜岁成。

一峰孤耸碧孱颜,琳馆遥当紫翠间。


桑坞日斜鸡唱晚,松庭风静鹤声闲。


轩辕丹熟惟馀井,太白诗高可配山。

繁星丽遥汉,薄露下秋旻。


仰瞻南飞鸟,局束叹此身。


郁郁耿中情,恻恻抱长贫。

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


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

宜春台下放行舟,酌别多君谩习酬。


三叠阳关歌浩浩,一溪杨柳水悠悠。


君期奋迹三层浪,我仰齐云百尺楼。

秀江桥下浪头开,兴贤楼上酒今催。


齐声着力鼓棹去,拍掌浩歌夺锦回。


未必百年逢百度,何缘同志聚同堆。

退朝连骑出严关,晓雾蒙蒙拂面寒。

村落喜从行处见,江山如向画中看。

岩松凝翠森晴盖,篱菊浮香簇露团。

夜宿山中寺,林轩对客开。


松梢新月上,竹径好风来。


刻烛催诗句,持螯劝酒杯。

江郭日方东,群山映碧空。


路经林影外,人在画图中。


野老谈时泰,居民乐岁丰。

龙寻多伟观,立马少徘徊。


地僻风埃少,天成图画开。


仅留官驿在,无复酒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