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久闻高阳胜,近在汝州侧。
跂予三年望,我愿今卒获。
烟云函两山,台殿开半壁。
乱离多探报,荒僻少知闻。
白发如荒草,秋来不可耘。
苦菜敷新叶,高槐偃旧枝。
三生草庵主,故与此山期。
将军汗漫化人城,犹得游人小队行。
海上田横从有士,山中邹湛竟无名。
东风亡国何曾战,上日空江几度晴。
细雨海棠成子,馀寒江燕初归。
立马桥西沽酒,行人未试春衣。
江南二月三月,野水一村两村。
花落人家寒食,燕归山馆黄昏。
銮舆晓出五城东,从狩儒臣载笔同。
日下苍龙随玉仗,道前宝马载雕弓。
苑松承露枝皆白,岛树经霜叶尽红。
岁晚山行深,山中水重叠。
丛篁夹溪桥,桥断横槎接。
阴雨竟连朝,云林黯一色。
千章夏木密遮天。
一路闻蝉。
农家尽报香粳熟,未交秋、便刈山田。
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
源出始安县,阳海山之陬。
涓涓始一脉,觞泛乃为舟。
垂鞭信马蹄,平沙入孤竹。
孤竹传者谁,二子伯与叔。
让国久无家,东海留芳躅。
平原翠削万琼瑰,顿辔尘沙眼暂开。
文网牵人宁底急,未妨特特看山来。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
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
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炼丹铅。
万松围坐石,大海浴金轮。
不识入城路,唯修成佛身。
出生来虎子,持咒拱山神。
吴市花深醉浊醪,樽前携手解绨袍。
青山宅在无三亩,白雪歌成有二毛。
肝胆未倾刘越石,梦魂先逐郑樱桃。
男儿七尺期自爱,要令姓字千秋在。
不然草木与同腐,富贵纷华何足数。
吾家骠骑从文皇,赏延带砺山河长。
途穷已负菊花期,尚得诸公慰所思。
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
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
读书怀古恨难逢,不谓斯时乃有公。
心自对谈名利外,士知增价品题中。
一樽此地论文乐,三径何年结社同。
闻说山中顾隐君,幽居不与俗人群。
爱看舞鹤护苍藓,净扫落花留白云。
李愿已刊《盘谷序》,稚圭休拟《北山文》。
野寺虽牢落,山僧亦自如。
幽栖邻虎空,灵迹近龙居。
地胜轩楹古,天寒草木疏。
涧道行转深,余霞灭残景。
然灯宿山房,枕席云泉冷。
始知玉潭隈,乃有真仙境。
薄暮峰头溽暑收,岚光霁处迥清秋。
蝉鸣高树青山晚,露冷飞泉碧涧流。
百岁老僧黄石侣,半生放客白云游。
屠龙才技试烹鲜,湟水鸾翔近十年。
父老共传为政美,县邻同道使君贤。
春花不种河阳树,流水空闻单父弦。
穷攀任生皲,醉吟微带齆。
列坐对弯跧,大呼应锽。
嗜癖牛李愚,诗战邹鲁哄。
竹幽补堂坳,树古嵌坳缝。
窦黑炊烟熏,坎平钟乳壅。
盘盘栈道危,炜炜水泉动。
廉利并攒剑,兀隉侧倚瓮。
峄山辱嬴秦,艮岳遗汴宋。
截彼民具瞻,壮哉客难奉。
登顿足力疲,眺望眼界空。
松露发欲濡,潭月手可弄。
僧讲点头应,将射没羽中。
尘缘契三生,阵图怀七纵。
神驱道裤呵,鬼劈文错综。
尊严凛君临,张拱俨宾送。
环列尽儿孙,拥护等仆从。
岩岩者大石,奇观人所诵。
遐想十载余,初游四人共。
舍舟始登陆,杖策不持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