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阳岩前不结庐,下眺江水百步馀。


春泉溅溅出乳窦,青沙白石半洿途。


不到津头二三日,谁知江水涨天墟。

与君非复昔年时,我瞎君聋各已衰。


萤案头光何必照,蚁床下斗不须知。


嵇康老觉形骸懒,扁鹊亡无耳目医。

□□士之渊薮,阳岩学者山斗。


三麻九制□□,要渠一马来否。

首从淇奥君子,数到越王潞公。


世仅有一两个,君毋□八十翁。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五言徽外弹声古,一点眉间喜色浓。


去莠莆田成沃壤,种花寒地亦春风。


民怀惠爱祠乡祀,上奋英明即墨封。

朔风寒不尽,惨淡结浮阴。


念此闭关日,悠然天地心。

松篁倚石夜露滴,楼阁缘岩风铎高。


山僧入定昼不起,顶上潮音翻海涛。

露冷潇湘夜景鲜,兰舟泛罢弄山烟。


崖翻潭影疑无地,岩敞云门别有天。


洞里征歌敲片玉,月中听雨响寒泉。

朝阳岩下访遗宫,树锁寒烟万壑中。


金像瓦穿残日照,僧房门掩败垣通。


落泉流漫厨灰冷,坠叶纵横溪路穷。

水府攀跻险,云房结构重。


晴筵移瓮蚁,胜侣得人龙。


古刻曾谁在,今游不易逢。

一日三岩可了,半生两脚初来。


不怕天公雨涩,青鞋飞上崔嵬。

莫听豳人歌楚茨,鬻书空笑未多赀。
治中尽说裴怀古,馆下曾宗韩退之。
西望前山谁拄笏,南来别驾例能诗。
秋入群峰气象清,朝阳才过到金精。
胜游却向尘劳得,此日清怀慰此行。
前日岩间欲结庐,下眺江水百步馀。
春水溅溅出乳窦,青山白石半洿涂。
不到津头已三月,谁知江水涨天墟。
已觉云天阔,风声四面凉。
路幽迟晚日,岩古浥流香。
客舍长年静,渔舟底事忙。
蹑石攀萝路不迷,晓天风好浪花低。
洞名独占朝阳号,应有梧桐待凤栖。
北海移尊觅胜游,朝晖浮动暮烟收。
人从鸟道扪萝入,泉带雷声咽石流。
古洞有碑苍藓合,闲云无伴野僧留。
烟磴入风路,攲危转深冥。
通明忽到眼,石自太古青。
仙人故台在,何处乘云骈。
言寻朝阳岩,烟日初弄影。
清晖媚幽姿,散步得妙领。
连娟浮岩崿,远目试一骋。
岩巅风雨落泉声,岩下江流见底清。
夹岸松筠倒流影,炊烟渔父近寒城。
濯足临澄碧,和云卧石室。
淅沥天风生,披襟当呼吸。
晋人仙去莫知春,依旧空岩锁暮云。
西照满前无限景,有谁能此忆瞿君。
白帝呼龙驾云旌,西上金天调玉烛。
九嶷耸黛凝不干,二水飞蓝健相续。
紫黄诏换鱼须竹,皂盖朱衫来作牧。
岩面郡楼前,岩崖瀑布悬。
晓光分海日,碧影转江天。
向暖盘栖鹤,迎寒簇钓船。
潇江岩上对朝阳,应有梧桐集凤凰。
日暮碧云还未合,又看飞镜满清光。
岩下夕阳烛已然,岩腰斜照光犹射。
暮云残霭不能遮,始信仙居无昼夜。
屹嵲欲到倚山脚,涵云泄雨摩半空。
向晚呀然射颓照,叠石烂烂参差红。
漫作游仙去,灵槎进晚凉。
悬岩迷日月,倒影浸潇湘。
风满征帆过,云归度鸟忙。
我闻紫微公,润色迈东里。
道阻未识面,驰心极云驶。
及此襄汉游,黄堂见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