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翠竹苍松贴屋牢,屋前径狭长蓬蒿。


蒲团坐久侵肌薄,柏子焚来结气高。


山雨湿蜗腥薜荔,野烟蔽鹊损樱桃。

投老尝期谢草莱,有人怀抱待君开。


叩玄要给谈人口,虚白原宜养圣胎。


凤尾诺虽徵不起,鹤头书合召将来。

一屋带云局,萧然万虑清。


山泉入厨灶,石乳煮藜羹。


月静猿规帐,林疏鹤伴行。

内热那堪说。
尽消他、含风翠筱,蔽天黄葛。
直向峨嵋凌绝顶,蹴踏阴崖残雪。

晚风吹云覆四野,有人晦迹萝岩下。
百年杖屦只荒径,万里山河一草舍。


御寇至言顺造物,不知力命非达者。

身逢盛世便抽簪,泌水衡门十亩阴。


疏氏但知今日意,贺家那识此时心。


碧天洗尽难寻玉,绿地耕残不见金。

遥闻捣药声,知有幽人家。


相寻却无路,又隔一溪花。

高居在幽岭,人得见时稀。


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


扫坛星下宿,收药雨中归。

往往到城市,得非徵药钱。


世人空识面,弟子莫知年。


自说能医死,相期更学仙。

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攒峰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


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庭菊有佳色,逾秋迥自芳。


为言兼傲雪,何止独淩霜。


密叶全封翠,繁英稍露黄。

门前虽有径,绝向世间行。

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

甘贫原是道,苦学不为名。

自得高闲性,平生向北栖。


月潭云影断,山叶雨声齐。


庭树人书匝,栏花鸟坐低。

海日东南出,应开岭上扉。


扫坛花入彗,科竹露沾衣。


饭后嫌身重,茶中见鸟归。

三茅峰下华阳洞,鹤怨猿惊失隐君。


载酒无人问奇字,招魂有客赋骚文。


尘埃长锁杨雄宅,车马频寻白傅坟。

东郊称大隐,耕凿古风存。


水竹开三径,桃花自一村。


闲心馀白发,生事寄青尊。

青山为主身为客,主人借客青山宅。


白云自在千里飞,长松不换三冬碧。


藤枯谁与写作龙,龟老何年化为石。

小径斜分石磴通,萧萧古屋隔杉松。


主人无事昼慵起,残雪满庭春未融。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行迹。

自是山林僻,何心与世疏。


土铛三合米,竹牖半床书。


月树迷归鹤,沙泉数过鱼。

归隐柴桑计已成,行歌曳履作商声。


朝廷有诏徵遗逸,刺史无人识姓名。


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

居久辞簪绂,萧然世外心。


壶成师授药,囊积自烧金。


长啸千峰表,闲行百涧浔。

居陋巷,柴门草径沙石壮。
上倚悬崖高百丈,下瞰寒流低涨。


藤萝盘郁青垂障,竹木交枝势欲放。

茅屋烟初起,香粳水为舂。


不知何样老,占得此身慵。


鹤氅争髯白,螺杯蘸甲红。

种药满山巅,山衣木叶联。


有时扶杖出,只到洞门前。


击石求鲜火,敲冰引滞泉。

老去绝尘缘,人疑行地仙。


釜中惟煮石,囊里不储钱。


寄迹茅三架,随身诗一编。

野人原上十五里,寒厓白日啼山鬼。
万峰重叠路回旋,半间箬屋青松底。


老僧和锸入烟霞,满林摇落朱藤华。

徐家轩外玉森森,都是筼筜满故林。


亦有尹孚生琬琰,岂无环佩动璆琳。


琴书静坐延秋思,枕簟高眠对夕阴。

冬雨久不作,冰霜谢穷阴。


予因积遐思,于焉事追寻。


西山数君子,幽居托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