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雨势风声何太雄,群山答响乱贲镛。


青奴今夕安用汝,玉友此时留得侬。

挂壁鸣琴久断弦,强反书帙本相便。


词源顾我非流峡,藻思如君已掞天。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绿阴飞雨作秋容,衰病呻吟高枕中。


何事公孙健骑马,黄金带客好相从。

曲巷无人至,幽居觉日长。


数声猜旧燕,一缕惜残香。


着雨花枝困,攲风柳带忙。

雨锁柴门一径斜,诗筒时复觇英华。


自怜白发非商叟,却对青山忆谢家。


卞玉逢知终荐达,隋珠投暗只惊嗟。

屋漏沿窗玉篆斜,索居蒸湿度年华。


衔冤欲诉中都狱,抱义难酬漂母家。


地隔五湖秋雁绝,草荒三径晓猿嗟。

残春丝雨洗氛埃,一日重城望数回。


熟色浅深添草树,轻绡高下覆楼台。


溪声远与钟声杂,山影分从电影开。

三载久相依,看看叹别离。


可堪江雨隔,空对野梅悲。


息迹无人问,因禅与物违。

冬雷知不密,地震复如何。


海角晴明少,客心忧虑多。


白鸥欺浪舞,黄鸟挟春歌。

暂阻龙山雨,还思凤阁人。


凌云曾献赋,薄雾岂藏身。


酒酿公田秫,羹调紫豉莼。

万里乡园别,一春风雨多。


乱蛙声斗急,归燕舞缘何。


石榻昏苔藓,柴门暗薜萝。

萧萧山寺雨,漠漠暮云寒。


不恨麻衣薄,深愁酒盏乾。


离披花刺眼,容易雪冲冠。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
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
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

梦绕孤山欲断魂,竹篱茅舍雨纷纷。


何心更作巡檐事,明月枝头照泪痕。

六朝千古台城路,伤心几番兴废。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
风尘万里。

当年放浪苏台下,长从故人诗酒。
茧帖飞花,鹍弦度曲,思绕阊门杨柳。
星霜易久。

去年弭棹龙江市,曾瞻故人衡宇。
树隔琴床,芸香书屋,捣药时鸣清杵。
壶签报午。

西风满面吹花发,肩舆遍行荒野。
草莽无垠,人烟扫迹,犹有青山如画。
斜阳又下。

柳花飞满春归路,隔江暮云摇影。
草暗河桥,尘昏水驿,难觅仙翁丹井。
年光渐暝。

碧梧庭院秋声早,愔愔暮天云影。
雨送凉蝉,风欺倦翼,络纬犹啼金井。
疏窗弄暝。

深窗暮洒梨花雨,随风乱零如霰。
寒食初过,连阴未解,黄昏酒阑人倦。
春灯谩剪。

东风吹雨春城晚,黄昏小楼人静。
燕子朱帘,谯门画角,收拾柳边残暝。
微灯照影。

离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桥回首。
立马东风,送人南浦,认得当年杨柳。
梨花过后。

高树重重覆酒台,黄鹂飞绕不惊猜。


暖风晴日寻常到,谁为多情雨亦来。

一径来东崦,茅堂竹映扉。


莺声寒尚少,樵响午犹稀。


苔雨漫棋局,萝风入桁衣。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


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衣冠颠倒君休怪,筋力过从我有馀。


却笑秋风洛阳掾,得归犹望食鲈鱼。

平生剡梦十八九,短策还经静者居。


一曲好溪山起处,数声疏雨雪初来。

十里中央铺锦障。
醉芙蓉、翠屏金掌。
魏紫酣霞,姚黄染月,双带同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