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灯光射银屏影,斗起春光。
月转回廊。
罗绮风飘满路香。

春城箫鼓无端闹,说近元宵。
华烛高烧。
偏对良辰更寂寥。

倒海倾潮翻白雨,钩窗卷箔度清风。


江山一饷惊雷静,已有闲云行碧空。

千峰注雨作微凉,宝殿留阴忽夕阳。


入夏暄寒曾莫测,雷声犹震碧云傍。

检起床头历又新,吁嗟老境渐侵寻。


十朝春恰九朝雨,一日晴还半日阴。


滴碎空阶声已厌,寒欺薄酒力难禁。

人间六月火龙蟠,只道床头瀑布寒。


底事江南连夜雨,五更欹枕怯衣单。

三华山在乱云间,晴日寻春雨却还。


想见飞桥转楼阁,碧桃花下水潺潺。

晴冬酿春温,气候如浊酒。


我虽六尘清,亦若醉一斗。


朝来天风云,高叶聚良久。

小心风伯紫宫回,眼看银蟾海上来。


玄豹又成漫谷雾,断虹犹作隐山雷。


便教雨积三时害,未信晴无一日开。

拟放平湖月下船,棹歌中夕发长川。


蘋风好为云开幕,兰桨不妨人扣舷。


猿鹤候迎将晓日,鱼龙悲啸未晴天。

得雨逢秋一醉同,老身随处为从容。


笑花斋外言谈久,桂树门边步武通。


漫挟两儿常兀兀,既来三友莫匆匆。

帝城阴晦积,宫路水云宽。


只道天为漏,何时上得乾。


潦侵三辅阔,溜挟九陵寒。

入夏多霪雨,经秋未肯晴。


直须忧地陷,无计补天倾。


方割伤民瘼,其咨轸帝情。

檐泪汛澜。
添新绿、帘前露立烟鬟。
滕薛争先,不知多少琅玕。

坠檐花、衾寒瓦响,幽人正好偷闲。
三杯酣卯酒,茶烟词卷,迭篆碧研丹。
街头人踯躅,落钟后、一饭都难。

买春紫陌。
拥万马涛来,弄潮人喜。
问津那处。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凭高情不浅,尽日倚胡床。


云散他山雨,风来古殿香。


一川横晚照,重阁枕秋光。

萧萧阴雨渐经旬。
有意暗摧春。
林鸠来往缘何事,声不住、故恼征人。

清溪浅可涉,朔气动原野。


数日与山别,残菊不盈把。


多病恒鲜欢,新篘谢杯斝。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
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遥望匡庐紫气开,芙蓉天畔倚云栽。
重阳不尽登高兴,飞上千峰归去来。
满城风雨菊初开,知是东君着意栽。
莫待明朝花冷淡,清香留待故人来。
九日云浓拨未开,黄花从此不须栽。
多情恐负龙山约,犹遣青州从事来。
随车甘雨应精祈,乐岁礼年喜有期。
草色青青连粟垄,竹声细细想荷池。
欣逢山路花开日,正值田家酒熟时。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椁,天香奉供炉。
佳辰来可喜,久客去难论。
为忆东篱菊,因辞北海樽。
逆风吹急浪,单舸泊孤村。
平生过眼无穷景,未省经行有此奇。
烟雨连山催去棹,不容青壁更题诗。
两鬓闲时为国苍,况乘五马小腾骧。
方当赤地頞皆蹙,据尔黄堂心独凉。
雷雨影从千里快,犁锄忽起一时忙。
风伯始恶发,雷师随怒张。
雨从来处黑,江到涨时黄。
稳稳过皇恐,徐徐下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