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雨二十日,颓墙屋茆烂。

扶杖出门行,四顾水弥漫。

村迥鸠争巢,林昏鸡失旦。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独坐闲无事,烧香赋小诗。


可怜清夜雨,及此种花时。

雨馀独坐卷帘帷,便得诗人喜霁诗。


摇落从来长年感,惨舒偏是病身知。


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岐。

积雨得一晴,开窗送吾目。


叠云带馀愤,远树增新绿。


天公信难料,变化杂神速。

苦雨暗秋径,寒花垂紫苔。


愁中绿尊尽,梦里故人来。


果有相思字,银钩新月开。

补衮据鼎鼐,赐履铭旗常。


流汗每浃背,孰知北窗凉。


协力诛楚新,见忌于高光。

雨陇秋告稔,风庭夜饶清。


疲庶感幽念,未用思神京。


矧兹九日近,亦足醉菊英。

游子悲天涯,志士栖山阿。


少游一款段,何必减伏波。


矍铄岂不伟,末路终蹉跎。

少年健如虎,不信发齿落。


风雨凄其秋,众叶失所托。


深潜泉自滋,猛锻石亦铄。

躁求欲火炽,寂守德宇凉。


斯人老世故,秋雨锄骄阳。


季郈鸡浪斗,臧谷羊俱亡。

好雨救焚如,喜极忘美睡。


徘徊湿阶上,俯仰回物态。


惨惨就枯叶,已分死憔悴。

苦热不可忍,汗肤鳞甲生。


雨分何处落,月在半天明。


虫语迎秋早,川光入夜清。

晚云万丈如银山,日光返射红孱颜。


莫夸突兀在天上,且放滂沱来人间。


雷公施力已愤怒,风伯坏事休庸顽。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


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


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

飒飒复霏霏,清晨坐掩扉。


短篱垂豆角,破壁上苔衣。


润觉琴声缓,凉惊酒力微。

山月圆明照八方,只应云雨蔽清光。


拥衾独倚朱明坐,中夜蟾光已到床。

四郊多少出云山,六月如何得雨悭。


天意茫茫知不外,秋成岌岌有无闲。


人非稼穑谁为命,职在蛟龙可听闲。

春晚郁蒸如溽暑,朝来萧飒似清秋。


千山雨后阴云凝,三日楼前野水流。

夜半风雷破久晴,四檐侵晓尚泠泠。


欣然拥被重寻睡,梦见汉中春麦青。

震霆人马俱辟易,挥鞭不复能掩聪。


枣叶沉沉过冻雨,柳陌萧萧来晚风。


失马急追怜从者,负薪徒涉念衰翁。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相逢疑隔世,一别五经年。
莫话乡关事,难禁风雨天。
寻尸来万里,问道入重泉。
旱魃为灾害有秋,焦枯满目使人忧。
片云忽向天边合,一雨俄惊地上流。
尽道槁苗须半活,如云晚稻可全收。
古戍春归叹寂寥,老槐阴下鬓萧萧。
正愁雨久人情厌,且喜天晴物意饶。
歌吹遏云传白苎,旌旗拂日翳红蕉。
旬时苦淫雨,不得顽云开。
平湖涨弥漫,矮屋垣多颓。
四郊亦茫茫,禾黍伤胚胎。
近市一重扉,觞飞雨亦飞。
清澜即濠上,骤瀑似山围。
始觉滂沱应,虚疑稼穑非。
曀曀层阴虺虺雷,崇朝云敛日光回。
十寒树杪新迎暴,一径蹊门乍剪莱。
土脉引膏随地长,绮疏流白向阳开。
癸亥之腊甲子春,积雨连阴已九旬。
滑路价增银齿屐,暗厨烟起桂枝薪。
垂天忽见收鹏翼,出地方惊碾火轮。
上巳所馀春有几,不堪风雨付春愁。
君能载酒知谁侣,我欲看花不自由。
倚岸小舟谋未定,隔林斜日故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