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雁字远天横。
万树烟平。
吹来急雨逗离情。
藻井闲房,水葱小簟,妆罢独自眠时。
正阑风吹昼,月额如丝。
仿佛有浓阴翠点。
卅里湖边路。
带长堤、红桥曲折,绿杨无数。
云隔烟迷人迹远,只有青山当户。
贝经翻罢,檀篆薰残,山屏镇日潇潇。
散遍天花,人间犹话灵箫。
门前涨添鸳水,问新来、谁系兰桡。
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
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羡君短簿名同重,好剪吴淞。
汗漫游踪。
飞到寒山半夜钟。
相思再要图红豆,肠断天涯。
人在谁家。
一夜风横雨又斜。
梦回真个销魂也,一叶舟飘。
寒怯珠跳。
徙倚篷窗听晚潮。
软尘才踏京华路,谁似潘郎。
又历山塘。
消受江花七里香。
久客长安思野人,今年籴贵更愁新。
江芜漠漠春多少,展卷聊寻梦里身。
刘郎读书如学仙,朝不出户夜不眠。
时闻破窗风雨夜,正是澄心对圣贤。
苕溪王子图景象,敬亭山色青连天。
一室萧然四壁空,客怀况复雨兼风。
湿沾衣服愁仍重,清到肌肤句转工。
知命肯随时变化,甘贫宜为道污隆。
刘君性嗜学,孜孜事三馀。
孤灯破窗下,简编自卷舒。
潇潇风雨来,吾伊声自知。
环堵篝灯夜阒寥,欺人风雨更潇潇。
诗成惊落鸡窗笔,梦破须来马鬣瓢。
万里浪开看异日,连床屋漏耿今宵。
柴门竹树春如沐,村北村西半夕阳。
百里山光浮眼底,满川华气接云长。
杖藜别墅谁家客,理钓晴天何处郎。
江南旧物澄心纸,百数十年谁得此。
挥毫无复老元章,付与承家大儿子。
展开素幅作湖山,点染兴入苍烟间。
一室萧然谁与同,清如独鹤寄樊笼。
诗成春草池塘上,梦绕玉堂云雾中。
花气每随岚气入,书声时与竹声通。
风雨东南接漏天,客窗吹破碧纱烟。
十年世事关心曲,一片秋声到枕前。
花落不妨尊有酒,客来未觉坐无毡。
林间雀声急,知有少女风。
溪云挟雨至,倏忽弥春空。
霏霏湿尽山桥路,行人冲雨行唤渡。
客窗读书过夜半,江上长风将雨来。
茅屋身和木叶落,竹床笑对灯花开。
何人鸡鸣解起舞,此时蝶梦付衔杯。
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
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
湿云压岭天宇低,阴风号木山兽啼。
石林苍莽昼如夜,咫尺不辨东与西。
倏焉山雨随风至,万壑千岩驰铁骑。
淮流日夜向江海,淮上高楼屹然在。
朱甍画栋照中原,人世几经云物改。
荆溪郁郁霸王略,虎啸龙吟付寥廓。
梅花如雪绮筵开,官阁书声亲听来。
我是吹笙王子晋,十年三度到蓬莱。
人生天地间,百年直须臾。
我生俦类间,七尺同骸躯。
置身冠盖间,苦为形所拘。
雨气浓遮万岭巅,苍茫树拥远村边。
渔翁只作寻常看,如此风波不系船。
负郭先畴二顷馀,饱看雨后著耕夫。
软红尘里家山梦,却就君家阅画图。
笔间云气生毫末,纸上松声听有无。
收得三茅风雨样,高堂六月是冰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