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


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


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

去岁中秋政病馀,爱它月色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月到南窗小半扉,无灯始觉室生辉。


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浯溪见了紫岩回,独笑春风尽放怀。


谩向世人谈昨梦,便来唤我作诚斋。

十年两袖软红尘,归濯沧浪且幅巾。


不是白云留我住,我留云住卧闲身。

青鞋黄帽绿蓑衣,钓雪舟中雪政飞。


归自严州无一物,扁舟载得钓台归。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政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我有白玉酒,君有黄金花。


相看九日到,分送野人家。

闻道君家菊,黄花烂熳开。


若能移赠我,端胜白衣来。

仲冬风雨似秋来,无客蓬门昼自开。


幽抱向人那得尽,穷愁泥我若为裁。


不禁远岸梅花照,更见孤城柳色催。

村居邀客惭供给,且为青山一倚楼。


十里沙平遥对酒,百年地迥更逢秋。


城中车马何人到,水曲风烟尽日留。

西马塍西智上人,平生老句不无神。


少陵已许师前辈,无已还甘作后尘。

银河枕上客星来,残梦西窗水鸟啼。


身入布衾如卧雪,当年曾泛戴公溪。

廉生心性如野鸥,前生恐是王子猷。


城居一载困炎热,夜梦泛雪乘扁舟。


扁舟一叶凌寒水,更着壶觞箬篷底。

暗还明。
小帘飘满诗魂。
恰是四角垂罗,低漾烛花昏。

底事黄鹂唤不休,出门欣见绿阴稠。


残花满地无人扫,芳草连天起客愁。


泪落田间闻牧笛,醉归江上问渔舟。

隙驹如箭未堪怜,晴雨悲欢付自然。


九十春光能几日,一番花信又明年。


残红数点心终在,垂柳千丝意许妍。

锦衣年少不知愁,风雨无端恼客游。


万点残红空过眼,一番新绿又从头。


夕阳细草堪横笛,野渡垂杨可系舟。

谁肯因贫卖宝刀,半生湖海分蹉跎。
春回池草吟魂觉,月在梅花瘦影高。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世间迂阔者,端的是诗人。
独坐无生计,相逢尽说贫。
如君追古作,与我最情亲。
冻云阁空寒滴滴,玉龙阴受玄冥檄。
天门剪水散六花,点缀山河作琼碧。
随风片片大如掌,飞入林稍窣窣响。
闭门仲蔚只村居,卖卜君平与世疏。
两地相思常命驾,十年不会费题书。
青山久候幽人履,白屋曾留长者车。
百年旧隐傍名山,一落尘埃竟不还。
自倚渭流难变浊,谁知兽食不留斑。
松楸渐觉秋风老,涧壑惟馀夜月闲。
云出无心鹤自啼,尘埃何用污人衣。
东将入海从巢父,西上长安愧陆机。
才薄真为时俗忌,年衰犹恨弟兄稀。
最忆庐陵老炼师,酒酣挥笔写南枝。
春风开尽江头树,不见扁舟载月时。
横梢倒干春偏好,冷蕊疏花晚自妍。
我老正须诗兴助,欲移茅屋住湖边。
已是三年别,那知一笑俱。
相看歌白雪,独往住玄都。
画马尘生壁,笼鹅雨满湖。
城西庵里托空衣,无复扁舟到武夷。
壁上梅花空故物,水边茅屋认题诗。
骑驴张果游何处,放鹤林逋几时。
三年屡报枉柴门,一日俄传起土坟。
棺举空衣无弟子,匣藏遗剑有诸孙。
鉴湖一曲秋风兴,庾岭千枝夜月魂。
落日维舟石鼓村,道傍茅屋几家存。
云开玉女支机石,雨过金公种橘园。
鸡大曾闻升碧落,豺狼欲出傍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