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鹤作精神松作筋,阶庭兰玉一时春。


愿君且住三千岁,长与东坡作主人。

信庵墨戏古无之,元气淋漓尔许奇。


特与此翁挥匹楮,不为彼相作横枝。


秘藏扫雪辋川画,曾序调羹沂国诗。

对言方有默,因默乃名庵。


庵留默不遣,一物遂为三。


龟扫泥中痕,正恐力弗堪。

信天巢小仅容身,中有图书障俗尘。


不与世争闲意气,且随时养老精神。


破铛安稳齐钟鼎,短褐参差比缙绅。

春来涨水流而活,晓色西山势似行。


玉洞主人经劫在,携竿步步就长生。

褥许分青锦,厨仍卧碧纱。


浓香熏柏子,清梦杂梅花。


未觉仙家好,浑忘客路赊。

不长凡花不长松,山藏月影紫云中。


巨灵巧凿如规玉,借与神仙上桂宫。

戈水徵君周竹窗,传家累叶尚敦庞。


高门即见朱轮十,瑞节先看碧玉双。


翠凤并巢依积雪,苍龙分影媚清江。

深谷暖云飞,重岩花发时。


非因采樵者,那得外人知。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四围山不断,状若碧芙蓉。


谷远含风细,崖深下露浓。


茂林藏虎豹,阴洞伏蛟龙。

高林褰翠气,虚谷散虹光。


道士多骑虎,仙人自牧羊。


涧泉通地远,山岭际天长。

上饶氓俗醇且古,千室鸣弦方按堵。
黄堂丈人今循良,河南治平追鼻祖。
讼棠留景分清阴,炉篆方羊燕寝深。
谱接江西派,声名过浙间。
弃官从早岁,买屋向深山。
文集通僧借,渔舟载鹤还。
冰溪清绝地,谁拟此身来。
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回。
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
冈路阴阴忽半规,无盈万古亦无亏。
凿开空洞地有眼,劈下广寒天不知。
小著山河偏影处,平分蟾桂上弦时。
为约禅林兴便倾,况逢地主共题名。
笙歌入院还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
山阁松风飘远磬,石床花影暗残经。
望望遥峰紫翠深,轻车乘兴此登临。
山空佛屋烟常锁,地阒禅房藓日侵。
度壑不妨珠履迹,出岑宁是白云心。
病愤无凭写,翻然试一来。
谁知丘壑性,畴昔斗牛回。
燕贺初成百尺台,一新粉堞更周回。
水流东北交虹去,山自西南拥翠来。
瓦缝参差千户密,市城翕聚六门开。
驾言出北门,长桥拱门外。
双溪东西来,到此而始汇。
人言似章贡,玉虹夹其背。
行行西复西,稍喜市声静。
征夫指前路,望望梅花岭。
淡烟鸡犬村,落日牛羊径。
城西路平夷,五更近水南。
旭日明高冈,瑞烟锁丛杉。
时和岁丰稔,归人多醉酣。
门前杨柳树,长系波头船。
隔岸几人家,青林吐炊烟。
飞鸟逐林间,游鱼跃深渊。
桃红抱城东,武山排闼入。
杲日出扶桑,橘红蘸溪湿。
公退倚朱栏,万象俱收拾。
南山天马来,南城下盘踞。
前撞古寺钟,后雕谯楼鼓。
我来俯崔巍,山灵相呼舞。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