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百亩清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


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座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

为爱小塘招散客,不嫌老监与新诗。


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未要追。


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皇池。

仙郎倦去心,郑驿暂登临。


水色潇湘阔,沙程朔漠深。


鹢舟时往复,鸥鸟恣浮沉。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呜。
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名郎游胜地,心迹继风流。


昔为题诗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马屡淹留。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


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

客来风雨后,院静似荒凉。


罢讲蛩离砌,思山叶满廊。


腊高兴故疾,炉暖发馀香。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


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


竹风催淅沥,花雨让飘飖。


触石和云积,萦池拂水消。

山色苍茫烟水深,小舟撑出绿溪阴。


一竿独钓中流影,谁识悠悠隐者心。

古木萧萧荫溪曲,满山苍翠飞林麓。


扶筇行过小桥西,隐隐书声出茅屋。

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


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笛亭。

龙母钟灵厚,温泉发派长。
横舟浮古渡,夜气现神光。
老蚌涵秋月,灵鸡唱晓窗。
坐久山光淡,禅关日色低。
微闻孤鹤唳,声在数峰西。
破山唐代寺,潭影浸禅房。
偶共高僧坐,闲云满石床。
云开岫幌隐禅扉,高屋凭虚面翠微。
午枕有香清蝶梦,晚林无路送鸿飞。
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沭三薰悟昨非。
兴元双干名千里,字水孤根压九垓。
岂但为君丈人行,谛观直恐是云来。
舟行竟日雨冥冥,晚饭凄凉送客亭。
云幂乱山看不见,隔江惟有一堆青。
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松。
孤标宜雪后,每见忆山中。
静影生幽藓,寒声入迥空。
华表归威可手攀,新亭风景落眉间。
千年宇宙千年事,万里湖山万里天。
庭蠡水来仍水落,衡庐云起复云闲。
盘错载逢知利器,冰霜屡阅见生涯。
轻车熟路老为县,短什长篇真当家。
今雨田田饶榖粟,东风处处长桑麻。
万山浓翠涌飞涛,缥缈王宫结搆牢。
兵卫焜煌连锁甲,香烟浮动郁金袍。
晨飞脉岭云初散,夜舞胎山月正高。
西山老人须发苍,舒啸直登千仞冈。
应谷大声穿石裂,旋风遗响入云长。
江流赤壁空寒月,树倚苏门几夕阳。
寂寥满地落花红,独有离人万恨中。
回首池塘更无语,手弹珠泪与春风。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
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
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
剪叶疏封意,归禾协济心。
遗风固唐远,积德本周深。
逝水悲兴废,浮云阅古今。
休论暮四同朝四,且说前三与后三。
造物戏人无足较,老禅深处要重参。
北山其下僧伽塔,影落轩前草树间。
谁向月明看白牯,静中相对两俱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