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翰客文房万卷馀,诜诜翻是蠹书鱼。


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

一花一干秀春风,此论黄家太史公。


若问灵均旧纫佩,零陵香出古湘中。

零夜玄霜绣枫树,上有卑乌泣秋雨。


东巢伏鷇西巢乳,喙血漓漇不辞苦。


儿长成,尾毕逋,雄飞撇捩天风徂。

城外青山千万重,城中独有一芙蓉。


君家正在芙蓉上,一片楼台云气浓。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我爱君家画里峰,更看茅屋傍双松。


白云不是人间路,沧海终期物外踪。


野径一春无驻马,石潭深夜有蟠龙。

滴粉搓酥绮意新,溶溶梅水写丰神。


桐花阁外论词笔,更遣香闺作替人。

福慧双修竺落宫,玉楼人去锦屏空。


翩翩独立人间世,赢得香名饮粤中。

修竹娟娟翠袖单,六铢衣薄不胜寒。


新词一卷疏香阁,煮梦仙人叶小鸾。

昼衽缞粗夕卧苫,晓霜不似礼经严。


夺哀朝士归来晚,花满兰堂月满帘。

偶营玄宅近丹泉,岂是谈空为稚川。


地下衣衾能不朽,鼎中龙虎若为仙。

风烟幻出元晖画,林壑天然硕父诗。


只似无心云出岫,轮囷萧索更多姿。

扁舟欲向山阴去,端为林泉作此行。


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

动地欢声彻紫宸,偏从盘错睹经纶。


芝兰万室围仙吏,桃李千山照玉人。


舄下青云凫欲化,帘前白日雉偏驯。

四面青山护草堂,芙蓉万朵浴银塘。


黄庭一卷焚香罢,散发胡床坐晚凉。

桃花扇底桃花面。
缦堂南畔曾相见。
何处觅侯嬴。

如今依旧秦淮碧。
媚香楼上无人迹。
燕子说南朝。

燕笺春媚污人口。
画师稍取杨龙友。
百尺媚香楼。

媚香扇子胭脂碎。
今从画里寻香坠。
谁解貌惊鸿。

桃花扇点桃花雪。
桃花命度桃花劫。
斜倚小桃柯。

水北山人类石洪,故居宛在画图中。


纵如雁荡留吟屐,何似鸥波看钓蓬。


出处要知天下重,声名当与古人同。

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


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


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

天台之山天尺咫,叶侯家住天台里。
侯家兄弟联班行,总以才名佐天子。
大侯作县多政声,小侯差小亦作丞。
吟得秋风老,敲窗意转深。
凭将林下事,为寄与知音。
静坐求心印,传经续祖灯。
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
芸叶熏薝卜,枝辞剪葛藤。
百城民社,却等闲抛去,故园归早。
旧识黄莺双白鹭,重赴主人林岛。
活水拖蓝,修林染碧,托出银蟾皎。
孤亭新就,称葛巾潇洒,曲阑频倚。
堪羡风流如昨日,不减元龙豪气。
北海开樽,东山著屐,有数神仙吏。
谁穿空翠开蜂房,尺栏寸径一肘墙。
主人官闲若避俗,北窗高卧追羲皇。
客来初骑果下马,侧身却转花边廊。
闽山固多奇,会意一峰足。
岂徒快登临,政欲伴幽独。
丈人隐禅关,窗户闭秋绿。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