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二年江南客,对面不见山。
负我爱山心,兀兀尘埃间。


一闻说山心便喜,欲插修翰遽飞起。

避时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题万象清。


开户晓云连地白,访人秋月满山明。


庭前树瘦霜来影,洞口泉喷雨后声。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封高四尺宁从险,穴锢三泉岂不愚。


客过唐陵悲石马,盗穿秦冢得金凫。


蛩吟不必人歌挽,鸡絮那无客吊孤。

曾批龙鳞捋虎须,君恩天大偶全躯。


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


无剑拄颐但樵服,有衾覆首胜珠襦。

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


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


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

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


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


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

旧过山家今莫记,屋头高荫发新楠。


三年眼见树如此,双鬓情知老不堪。


款有杯盘及奴辈,话因门户恤丁男。

手种青松一万栽,山堂留得翠屏隈。


推窗绿树排檐入,临水红桃对镜开。


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傍夕阳来。

尘途宦游廿年馀,每逢花月满幽居。


烟萝荦确走麋鹿,云壑窈窕通樵渔。


那如隐君不出户,读尽万卷人间书。

隔崦青峭峰,扑作眉间色。


其奈春水深,褰裳不可得。

夙闻治水经,银泥封绿字。
龙威丈人招我游,林屋洞中探玉笥。


白云弥弥洞庭波,七十名峰奈乐何。

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


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


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

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


世喧长不到,何必故山薇。

遥闻林下语,知是经行所。


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

旧宅在山中,闲门与寺通。


往来黄叶路,交结白头翁。


晚笋难成竹,秋花不满丛。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


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


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


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

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


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

东风吹暖好年光,正月蟾蜍已落塘。


更乞天公三日雨,山田高下有新秧。

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畬合种姜。


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

远树疏林映晚霞,江心雁影度平沙。


谁人写我村居乐?


付与岩前处士家。

太常积飞翠,朝夕侵我庐。
严公湖上水,色映灵台虚。


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鸣琴亦高妙。

忆昔扁舟过南楚,飘泊潇湘洞庭浦。


积水寒天梦泽深,疏钟淡月巴陵曙。


君山独上思悽然,竹树苍凉绕暮蝉。

离居杂尘想,久别山水深。


兹来惬清玩,复得谐夙心。


积雨川上霁,萧萧枫树林。

习静喜还山,山水趣方永。


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


清听空外遥,吾心坐未醒。

盘石垂萝野翠分,半山啼鸟坐来闻。


上林春物遥相待,何事将心寄白云。

桥门博士本忘机,柿叶房深隐翠微。


好是白云携不去,朝朝飞上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