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尘谁掩竹参差,褦襶红尘客到迟。
杖底看云吟过日,溪头伴鹤去经时。
辰参已放留檀篆,午食空甘荐野葵。
共寻双树叩三乘,竹院空留塔影层。
结厦亦飞云外锡,登山时度水边藤。
应疑朱户非蓬户,始信诗僧即圣僧。
隔江曾自度,长约渡江人。
绝迹淹残雨,浮生阅仲春。
钟吟清水泛,门迥白鸥邻。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
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
偶逐孤云下五台,又携明月上天台。
衣传异域曾留偈,枫落长江见渡杯。
上界经行人世别,天宫说法梦中回。
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败人清。
牵丝聊作逢场戏,举眼那知得月明。
寂外幡幢皆古意,堂边萱草自秋声。
五着匡山屐,三息紫霄阴。
龚闻耶舍塔,势吞天姥岑。
俯窥雕鹗背,上聆钟梵音。
争端起儒墨,春蚓兼秋蛇。
笔研真浅事,专门自名家。
但有香积饭,不妨薰毗耶。
欧峰压半天,阶除转晴日。
落硙多雪芽,香草皆碧苾。
嗣公释门老,眈眈虎而翼。
我家二季子,风标荀令上。
优孟何足求,慎勿作楚相。
毛颜独摧颓,儿能缚篱障。
清霜熟柿栗,会面一俄顷。
蕨拳渐紫苞,鸟语度诸岭。
仰头占昏中,弧星光炳炳。
寻春舍南北,呼酒玉东西。
绝胜刘校尉,太乙持青藜。
天边艺兰人,风光今几畦。
上人须发森如戟,年少宁为万人敌。
父兄膏血染敌戈,晚作梵王门下客。
西州白氎烂生光,来逐凤栖山寺凉。
步屧欣逢释梵宫,馀霞尚带日归红。
峰前晚霭晚来积,岫外秋天秋满空。
独鸟深藏攲牖树,幽花香逐下山风。
吴产微开士,膏肓岩穴深。
向来避小草,于今有远心。
悬知轩辕律,定非桑濮音。
我亦乐清旷,颇甘去人群。
回观荫华轩,澹如秋空云。
二桃杀三士,累累荡阴坟。
欲念山阿人,临崖九秋树。
袖手谢鼎来,属袂推不去。
兀尔自忘缘,湛然随所遇。
风窗生晚听,雨砌耀宵行。
斜柯横吹度,缘阶细草生。
片月悬屋角,婵娟有馀情。
久乐岩中趣,未觉身世拙。
冬暖愁云开,岁晏尘事歇。
山灵招我游,草木亦欣悦。
天星粲以繁,斗杓横复直。
其谁移人间,罗列遍阡陌。
绮纨沸笙竽,觞酌事几席。
久从招提游,妙趣崖谷迥。
自谓颇造微,何由昧斯境。
绛气霭秋空,白雪屯夜永。
诗宁浅而静,不贵深而芜。
观公秋怀作,峻洁仍纡馀。
譬之列华馔,陆海盈中厨。
牧庵担板翁,锐气如平日。
明璧不可瑕,崇兰有馀苾。
何尝疲津梁,苦铩垂天翼。
嗣公丹凤羽,高笑破群蛙。
汲引后来秀,义侠如朱家。
出语掩颜谢,游戏达摩耶。
堂堂一舒翁,道价融壑上。
烟霞断尘缘,那复知苦相。
会将超诸缘,夺我事理障。
黄生牛医儿,襟量包万顷。
称讥等梦事,缓带耳不领。
公议如丹青,千载焕且炳。
在昔董仲舒,屈身相胶西。
穷经著繁露,窥园废扶藜。
而我异于是,清晨来灌畦。
室迩会面稀,轫发分首别。
缅思耐久交,不为翕翕热。
祇夜在贝多,有怀时间阅。
十首玄谈已赘疣,劳君头上更安头。
若还又有九百汉,葛藤相缠几时休。
江湖三十载,败笠破袈裟。
老面阿罗汉,全身小释迦。
定无牛犯稼,不见鸟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