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金驭成阴朽,山东自古强。


限田标镇戍,积愤致抢攘。


武惠当年杰,天心霸业匡。

卞山苕溪高且清,鲁公祠堂貌如生。


言言千古英雄在,吉吉一点仙丹成。


奸臣必欲置之死,天下不敢呼其名。

颜范遥同异代心,琳宫香火道缘深。


诗家风味今谁在,定访弥明与共吟。

渔阳播乱飞黄尘,旄头月黑缠妖氛。


常清血战弃全陜,二十四郡虚无人。


平原鲁公眦双裂,一麾猛气雄三军。

左学摛文蔼俊声,青云接武二难兄。


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


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


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之张紫微。


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

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翛然丈室老维摩,不愧家声旧曲阿。


事阅七朝推寿俊,庆钟六子半文科。


白莲入社尘缘息,朱绂通闺圣渥多。

风急松涛满古城,感时临眺若为情。


黑云只合催诗赋,微雨那能洗甲兵。


岭外山川多旧垒,楼头笳鼓入边声。

百雉雄城象郡开,凭高吊古共徘徊。


烟深八桂迷秦树,草暗三江失汉台。


庄叟逍遥空说海,颜碑剥落半藏苔。

苍凫散尽水盈洲,白鹤那因陇稻留。


两两凤雏毛五色,背人常自宿丹邱。

郢水秋风入草堂,仙人归去白云乡。


莎衣芒履难重遇,唯有中林橘柚香。

公生开元间,壮及天宝乱。


捐躯范阳兵,竟死蔡州叛。


其贤似魏徵,天下非贞观。

舵楼竟夜雨催诗,果有龙蛇起墨池。


会得将军挥剑意,分明草圣折钗时。

锦衣树纛向秦川,有客将离独黯然。


日食犹分丞相饼,传呼自愧孝廉船。


春风过雁青天外,暮雨行人积水边。

龙函凤诏百蛮开,迢递逾年未拟回。


晓度竹桥涵碧影,暮经山烧扑寒灰。


孔明一为炎刘入,赵尉初烦陆贾来。

问南朝多少,朱户雕梁,乱蓬残甓。
此阁巍然,记平原遗迹。
惜赏高云,留欢晴月,好句莓苔碧。

尺素西来寄鲤鱼,临池高兴更谁如。


草知张氏名东汉,帖似颜家老尚书。


烟海游龙长啸外,天门跃虎半酣馀。

圣贤道在惟颜子,忠烈名存独杲卿。
甘向贼庭守节死,不羞吾祖与吾兄。
唐家六世树威恩,外建藩翰御不宾。
二十三州同陷贼,平原犹有一忠臣。
朅来游汝海,初识鲁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俨若神。
典刑虽异代,勋绩在蒸民。
鲁国祠堂在,螺川古驿东。
吉人思别驾,唐史具孤忠。
础润香芹雨,廊回古柏风。
三朝辅翊秉鸿钧,功在旗常泽在民。
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游去保天真。
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
二府陪游垂二纪,服公哲范每思齐。
留心旧典皆驯致,从事新书悉顺稽。
言发清风常穆若,心停止水更渊兮。
天坛小有洞,神仙称福地。
草木尽翅秀,灵寿物珍异。
孑立无附枝,挺生出群类。
穆穆罢朝嗟不憗,冲冲停市叹如仁。
生刍絮酒难亲致,薤曲书成泪满巾。
龟蒙启土世传荣,犹倚耆英作政卿。
及见伯禽亲拜后,方知遗爱在元成。
昨日花间风送雨,泪脸凝愁暗无语。
今日花间天色明,向人艳冶百媚生。
雨中多思晴亦好,日日看花被花恼。
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忠魂与水流。
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