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生梦往处,始到天南峰。


风来荷气度,日转松阴重。

鹤使南翔。
词珍翰绮,谊暖情香。
如在琼台,梦回初饮,月液云浆。

昔在神霄府。
是上皇娇惜,便自酣歌醉舞。
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
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
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
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
形役奚悲,途迷未远,今是还知悟昨非。

古坛归鹤杳,野鹿自成群。


岚气浮清晓,钟声出白云。


树穿僧屋老,水到寺门分。

应是鹃花笑口开,火头天子果何哉。


远公满眼沽春酒,引杀陶潜不肯来。

日日涧边寻茯苓,岩扉长掩凤山青。


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

多君真有子,患难自能将。


儿戏劳三尺,悲酸尽两行。


旅途堪强饭,归路更烧香。

故里三年别,风波此日归。


天倾身蚤贱,道在怨应希。


秋叶霜飞冷,滩声夜听微。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林闲僧老,云烟晚日和。

便欲冲霄去,能无恋主情。


梦中愁失路,客里得同声。


巢树经春长,归轩一水盈。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雨晴犹湿径,云薄不藏山。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物外逍遥月鼎翁,先生早岁得相从。
榴皮画壁成黄鹤,竹叶书符化绿龙。
天女时闻苍水佩,世人空拜累珠峰。
深山高顶寺,黄鹤旧曾留。
鹤去无踪迹,山僧几白头。
鸟闲斋鼓静,猿啸佛灯幽。
鸾翔芝检下溪堂,醉梦惊回午正凉。
宠报帝俞催宰相,且将州绂召文昌。
蘋花襟袖宫花近,诗草帘栊谏草香。
万里长淮北,青是汉时山。
几年壁垒相望,高枕度春闲。
不道草庐豪杰,手袖伊吾长剑,驰志在楼兰。
宝屏倾盖早,公壮我丁年。
入幕笑谈旧,升朝礼乐先。
寄书榆柳外,觅句竹梅边。
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
遗言了生死,新志尽行藏。
昔梦崖何异,今知坡可方。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踽踽身何向,飘飘意自佳。
流年感秋燕,幽兴续晨鸦。
朱墨终年累,江山著处家。
问讯山人指白云,数声烟磬隔溪闻。
竹房灯静知僧梵,松院苔深见鹤群。
听法夜深山寂寂,懒吟衣上月纷纷。
暑往寒来造化间,谁将大药驻朱颜。
骑鲸客去天连水,跨鹤人归月满山。
炉火焰烧情欲境,剑峰割断利名关。
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
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种田。
相业当年负读书,一番新法太迂疏。
苍生望绝公孙惠,何事终山学放鱼。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言出城南门,驱车夹山去。
言寻竹林寺,忽见连山树。
峰色夕阳中,苍筤绿如雾。
物我相忘付八还,偶来琼馆扣霞关。
玉峰自有三生约,尘世真同一梦间。
华表风清丹顶去,缑山月冷碧笙闲。
魁孽奸时论,词臣格诏除。
承明俄罢直,光范肯驰书。
东土淹灵运,南州哭仲舒。
珠纬躔奎后,坤文世载英。
奇才冠元祐,大手擅端平。
时事虽难并,词华略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