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兄弟高居始信峰,相寻不为扰龙松。


钩梯断绝苔生铁,食尽菖蒲花紫茸。

天梯千尺井中悬,㠉峡何如一线天。


分得苍龙一半险,教人匍匐白云边。

汝在罗浮紫翠重,不知身亦老人峰。


仙人自古多为石,黄石生时是赤松。

扶松直上鳖鱼背,太古苔花滑杀人。


石笋干霄吹欲折,天风不惜玉嶙峋。

天都峰似仙人掌,一见惊如太华峰。


掌上石楼无路上,巨灵曾此擘芙蓉。

瘦尽徒劳石髓滋,时时看似一峰欹。


女萝乱挂无空处,画出应教山鬼疑。

看君身亦一长松,生长黄山石壁重。


放笔可能为直干,千寻撑起玉芙蓉。

龙颠虎倒在峰峰,尽是将军汉代松。


鳞甲不妨三寸厚,耐他冰雪过玄冬。

松松费尽熊罴力,画取黄山万树来。


双腕可怜如此用,丹青深隐冠军才。

山木阴森古穴边,汝驱虓虎出飞泉。


画来三叠庐山似,更有虬松怒上天。

熊罴多力不如君,曾向沙场作虎贲。


战败不愁无矢刃,奇松拔取扫千军。

撄石孥云尽偃松,一松飞去接前峰。


游人不觉石梁断,扶过溪南惊卧龙。

株株穿石土膏无,瘦尽蛟龙石作肤。


画出已令山鬼泣,不须黄海作全图。

三十六峰松尽眠,一峰峰有一松缠。


松枝不比松身短,十丈横飞渡水烟。

奇绝黄山吴季六,画松不画直松看。


四松最是黄山怪,长使人来毛骨寒。

轩辕宫阙在黄山,万丈丹梯尔重攀。


石匣故应收舍利,遗书还与散人间。

精爽应随轩后去,云霄一路拾龙髯。


未应列在高僧传,公是郎官后孝廉。

千秋知已是湘累,一读离骚泪便垂。


禅寂未销亡国恨,愁心尝被朔风吹。

谁能五日学三闾,蝉蜕人间返太虚。


喜尔曾为骚弟子,不令遗骨委江鱼。

沙门自古非高士,渔父繇来是大夫。


汝爱吴山尊宿好,遗衣犹为作浮图。

君家主政事真乘,日夕焚香礼孝陵。


一代遗臣金粟佛,三朝高士雪庵僧。

三十六峰外,疑皆松所成。


巨灵多变怪,一一本无情。

松与峰多怪,盘旋势万重。


有时蝉蜕去,一半化为峰。

松枝多变化,怪绝似诸峰。


疑尔黄山客,前身亦一松。

三十六峰东,萧萧枕簟风。


梦寒飞不远,只在乱云中。

只见僧繇画作龙,何曾韦偃写成松。


因生石上能千岁,要向云间化一峰。


白岳迟分天子种,黄山早定老人宗。

一松缭绕一芙蓉,松似藤萝不似松。


偃盖倒生多至地,飞枝斜出亦成峰。


云林掩映皆巢鹤,石笋参差是箨龙。

黄山黄海白云开,画取芙蓉六六来。


三道天门三瀑布,一枝石笋一丹台。


烟霞作寿凭仙笔,岳渎难生是逸才。

万叠翠氤氲,天风吹不分。


飞来一片水,散作四山云。


峰影花中落,溪声雨外闻。

仙人汤沐地,天子翠微都。


一片黄云里,芙蓉影有无。


松声摇玉柱,花气出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