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年王气拥神州,衮衮朝宗此地由。
自昔好山犹故色,只今清泗漫安流。
苍烟锁合神仙府,宿藓封深魍魉囚。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
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
鬼力神工劈石开,水边因作钓鱼台。
若为未有严光到,留得丝纶待我来。
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
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
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
怒石势欲落,哀狖啼啾啾。
攀援无尺土,寸步犹淹留。
槎枒千章木,终古闻飕飗。
危峦突兀倚孤城,万里空蒙一望青。
目送飞霞回鹭水,手挥夕照落凫汀。
灵峰孤耸海东尊,高挹朝阳势欲吞。
吸退晓岚开蜃市,吹残宿雨霁龙门。
几番膏泽颐间出,万水朝宗肘下奔。
层峦独上莽寒烟,四望苍茫潮气连。
欲净尘胸千顷外,直空醉眼万波前。
涌来三汲银河卷,驾去六鳌碧落悬。
攀萝扪石上层峦,野旷天遥一望宽。
海送潮音如欲雨,山含树色暂生寒。
花宫清敞游人集,草径萦纡去路难。
汤汤无畔岸,入望势难收。
没树疑浮芥,襄陵不辨邱。
障川须大力,作楫藉谁优。
翠竹与松阴,千江一月沉。
峰高云有意,树静鸟无心。
烟火城中望,僧徒洞里寻。
台阳北路三貂艰,转行东下临深湾。
忽逢海岛如屏环,孤峰耸立苍石顽。
询之父老名龟山,招同舟子相跻攀。
簿暇寻幽上翠屏,高飞塔影出林坰。
拿云拳曲虬松赤,碍路叉牙虎石青。
万灶炊烟开画界,一湾番舶下渔汀。
龟山日色冷长空,竹杖行吟醉晚风。
诗句都从闲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
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雕霜坠叶红。
为爱清奇绝磴行,东方岭上月初生。
却嫌僻坞光偏小,纵过疏林影未平。
孤村寂历草堂闲,好友相从到此间。
笑摘园蔬供客饱,醉题诗草就君删。
家贫日见数峰在,地僻时看一鹤还。
浊酒三秋馆,青灯半夜花。
故人浑在目,幽梦暂还家。
淮近风偏恶,山高月易斜。
迢迢绿树淮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
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
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栖。
向来缚虎正死急,今日看牛无可鞭。
我提审定之两印,十年勘尽诸方禅。
浙东西山好僧相,头目静如秋水莲。
西山淼淼送斜阳,往事回头一梦长。
万里喜沾新雨露,百年重拓旧金汤。
杵声撼野雷初动,锸柄挥风蚁自行。
双桧轩之北,高梧户以南。
午阴临短梦,晓吹落清谈。
斗老三无喜,嵇生七不堪。
长者一床室,先生五柳门。
度人聊示病,观物欲忘言。
小圃池台足,薰风草树繁。
潮回浪溅细沙倾,岸柳平波映眼明。
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
迢迢翠草寒烟暝,隐隐疏林暮霭晴。
白云起处著招提,一岭嵯峨众岭低。
多少山间好风景,人来先看蒋公题。
山是东南第一峰,长淮古汴渺连空。
登临不是观泉石,心折神皋指顾中。
人在远堂山下居,家有远堂堂上书。
阶苔帘草意自如,有书可读山可庐。
人于富贵不肯足,我于贫贱乐有馀。
出世无心与世闻,好将踪迹远离群。
别来沧海孤舟月,归去青山半榻云。
顿觉有生皆幻梦,更寻无地避尘氛。
岩岩峻石叠成山,下著珠蠙一水环。
塔影倒垂淮浪底,钟声摇落碧云间。
门前客棹洪涛急,竹下僧棋白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