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青山环绕着神圣京城,
佳美之气弥漫芬芳郊野。
林间亭台离天仅咫尺,
万千景象争相呈现秀色。
多年嘉木葱茏合抱,
春末余花点缀如殿宇。
雕栏留着嬉戏的彩蝶,
藻井回荡娇燕的啼鸣。
退朝时玉珂鸣响清脆,
与友朋在此欢宴终朝。
钟鼓声中欢庆清平时世,
衣冠楚楚汇聚群英贤才。
朝市尘埃难以侵扰,
图书韵味幽远绵长。
世间繁华虽在眼前,
道义取胜何须争竞。
归隐初心已然实现,
高雅志趣由此可见。
为何江海漂泊之人,
归隐山林之愿未偿?
以上为【张詹事遂初亭】的翻译。
注释
1. 张詹事:指张姓太子詹事,名未详,詹事为东宫属官
2. 遂初亭:取"遂初"之意的亭名,典出孙绰《遂初赋》
3. 神京:指元大都(今北京)
4. 芳甸:花草丛生的郊野
5. 去天咫:离天很近,形容亭台高峻
6. 藻井:传统建筑中绘有纹样的天花板
7. 退食:臣子退朝后就餐
8. 玉珂:马络头上的玉饰
9. 群彦:众多才德之士
以上为【张詹事遂初亭】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遂初亭"为审美中心,构建出宫廷与山林的双重意境。前八句通过"青山缭神京"的空间定位,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建筑完美融合,"争自献"三字赋予万物主动献美的灵性。中八句以"鸣玉珂"与"乐清时"点明主人的仕宦身份,却在"图书味芳远"中暗示精神追求。末四句以"初心已遂"与"山林未愿"的对比,既赞美张詹事功成身退的人生境界,又暗含对未遇之士的深切关怀。
以上为【张詹事遂初亭】的评析。
赏析
此诗艺术成就体现在三重意境的巧妙叠合:首先是空间意境的双重性,"青山"与"神京"的自然-人文对仗,暗含"朝隐"思想;其次是时间意境的流动性,从"春晚馀花"的即景到"年多嘉木"的历时,构建出永恒与瞬息的辩证;最重要的是精神意境的升华,"道胜安用战"化用《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哲理,"初心已遂"呼应陆机《遂初赋》的归隐传统。赵孟頫通过"藻井语娇燕"的灵动与"图书味芳远"的沉静,在工丽辞藻中注入澹泊心境,展现其"以唐韵写元心"的独特诗风。
以上为【张詹事遂初亭】的赏析。
辑评
1. 清·顾嗣立《元诗选》:"松雪此诗,清丽中含古淡,'雕阑留戏蝶,藻井语娇燕'一联,虽绘景纤巧,而气韵自高。"
2. 近人陈衍《元诗纪事》卷八:"结句'何事江海人,山林未如愿',既自伤亦伤人,见赵王孙仕元之隐痛。"
3. 现代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诗中'退食鸣玉珂'与'图书味芳远'的对照,正是赵孟頫双重文化身份的典型写照。"
4. 杨镰《元诗史》:"'万状争自献'的'争'字,既写景亦写心,透露出画家对物象的独特感知方式。"
以上为【张詹事遂初亭】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