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点缀着花木山石的林间屋舍,都不是俗世之人居住的地方。
铺着沙石的小径显得格外柔软,因竹林夹道而设的篱笆也显得疏朗有致。
挽留客人一同享用家常饭菜,教导儿孙诵读古代的经典书籍。
常说要经营生计,但其本心只愿像樵夫和渔人那样简单生活。
以上为【友人林居】的翻译。
注释
林居:在林间居住,指隐居。
花石:花木与奇石,指园林化的幽雅环境。
林庐:建在林中的房舍。
铺沙为径:用沙石铺就小路,是园林常见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上感觉松软。
因竹夹篱:凭借竹林的自然分布来设置篱笆。
治生意:经营生计。
樵渔:樵夫和渔夫,代指最朴素、贴近自然的劳动与生活。
以上为【友人林居】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翁卷的代表作,生动描绘了友人超尘脱俗的隐居生活,并藉此表达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理想。全诗以白描手法,从居住环境、日常生活和人生志趣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地勾勒出一位高雅恬淡的隐士形象。前两联写景,通过“花石林庐”、“沙径竹篱”等意象,营造出幽静、雅致的居所氛围。后两联写人,通过“留客共食”、“教儿诵书”的日常细节,展现了主人热情好客、重视传承的品格。尾联直言其志,点明其所谓的“治生”并非追求世俗富足,而是向往“樵渔”般的简朴与自由,揭示了隐逸生活的精神内核。
以上为【友人林居】的评析。
赏析
本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用极简练、平淡的语言,勾勒出极丰富、深远的高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首句“皆非俗者居”即将友人之居所与凡俗世界划清界限,奠定了全诗的高雅基调。中间两联的描写,动静结合,既有幽静的环境,又有充满人情味和书卷气的活动,使得隐士的形象丰满而亲切。尾联是点睛之笔,“常言治生意”似乎还在谈论世俗事务,但“只欲似樵渔”猛地一转,道出了其精神归宿。这种转折,既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含蓄地流露出对纷繁世事的疏离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意境全出,充分体现了“四灵”诗歌追求“捐书以为诗”、以精炼语言捕捉生活神髓的创作特点。
以上为【友人林居】的赏析。
辑评
清代顾嗣立《元诗选》中论及宋末诗风时引用前人评价:“永嘉四灵,倡为唐诗……翁卷诸人,专以炼句为工,而句法又以炼字为要,如《友人林居》一诗,清瘦野逸,真处士语也。”
清代吴之振《宋诗钞·苇碧轩诗钞》中评翁卷诗:“卷诗较为完整,然其佳处不过一二语,如《友人林居》之‘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疏’,野逸之景,自在目前。”
以上为【友人林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