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为皇,五帝为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日股肱。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翻译
三皇称为皇,五帝称为帝。凭借德行施行仁政的称为王,借助武力假借仁义的称为霸。天子是天下的主宰,诸侯是一国的君主。官天下,是将帝位让给贤者;家天下,是将帝位传给儿子。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宗室藩王的敬称。皇帝登基称为龙飞,臣子朝见君主称为虎拜。
皇帝的言论,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宫殿,枫宸是君主临朝的处所。天子地位尊崇,所以称为元首;臣子辅佐翼护,所以称为股肱。龙种、麟角,都是赞誉宗室藩王;君主的储副、国家的副君,首要称为太子。皇太子居住于青宫,皇帝印信乃是玉玺。
宗室的分支,源出于天潢;帝王后裔的谱牒,名为玉牒。前星闪耀光彩,共祝太子千秋;嵩山显灵,三呼天子万岁。神器、大宝,都指帝位;妃、嫔、媵、嫱,总称宫中女官。姜后摘下簪珥待罪,世人称为明哲的皇后;马皇后穿着练服倡导节俭,众人敬仰贤德的妃嫔。唐尧德行与昊天相配,于是引来华封人三祝;汉太子恩泽达于少海,乃有乐府四歌的兴盛。
以上为【卷一·朝廷】的翻译。
注释
王皇为皇,五帝为帝。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力:武力。假:代理,非正式。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诸侯:周代天下分为许多小诸侯国,国君称为诸侯。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尧、舜时实行禅让制,由贤人继承君位,到禹时君位传给了儿子。据《湘山野录》载:宋真宗问李仲容“何谓官家?”李仲容答“五帝时是官天下,三王时家天下,兼有五帝三皇之德,故称为官家”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宗藩:指与天子同姓的诸侯。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觐:拜见。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纶音:《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脖(左换纟)。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汉代后宫墙上多以椒涂墙,用以取暖避恶气,故后宫称椒房;在帝王殿前多种植枫树,故帝王所居之处称为枫宸。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日股肱。元首:头脑。股肱:大腿和胳膊。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爰:曰,称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演:长流。潢:水池。帝胄:帝王或贵族的后代。牒:册。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古人认为三星中的中星代表天子位,前星代表太子位,后星代表庶子位。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登嵩山,皇帝和身边的人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出现三次,被认为是嵩山山神显灵。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嫔、嫱是女官,媵是随从皇后陪嫁过来的女子。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姜后:周宣王的皇后,《列女传》载:周宣王晚起,姜后即脱簪请罪,曰“吾之过,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礼晚起”。宣王曰“吾之过,非卿之过也”于是处理政务很勤奋。马后:汉明帝的皇后。《汉书》载:马后穿素色衣服,饮食节俭,以作天下表率。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唐放勋:指尧帝。尧帝到华山巡视,华山封人祝愿他多福多寿多男子,称为“华封三祝”,后来成为颂扬人的祝颂语。放勋:极大的功勋,一说放勋乃尧帝之名。《汉书》载,汉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了四章颂扬太子德行的歌:第一章为“日重光”,第二章为“月重光”,第三章为“星重辉”,第四章为“海重润”。覃:达到,延及。
1. 三皇五帝:古史系统,《尚书大传》“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 王霸之辨:《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3. 官天下:《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
4. 龙飞虎拜:《周易·乾》“飞龙在天”,《诗经·大雅·江汉》“虎拜稽首”
5. 纶音懿旨:《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周礼·天官·内宰》“妇职之法教九御”
6. 椒房枫宸: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椒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枫宸指帝王殿庭”
7. 华封三祝:《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祝曰:使圣人寿、富、多男子”
以上为【卷一·朝廷】的注释。
评析
此篇为明代程登吉《幼学琼林》开篇首章,系统阐述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的权力架构与礼制规范。全文采用骈俪句式,通过“三皇五帝”的历史溯源、“王霸之辨”的政体区分、“官家天下”的权力传承等核心概念,构建起完整的帝制文明认知体系。文中大量运用“龙飞虎拜”“椒房枫宸”等意象化术语,在知识传授中植入“天尊地卑”的等级观念,体现蒙学教材融知识性、思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编撰特色。
以上为【卷一·朝廷】的评析。
赏析
本篇章在编纂艺术上呈现三重结构:历史维度从三皇五帝到汉唐的纵向梳理,制度维度从皇权继承到后宫建制的横向铺陈,伦理维度从君臣大义到后妃德教的立体建构。程登吉巧妙运用“龙之种,麟之角”的祥瑞意象强化君权神授观念,通过“姜后脱簪”“马后练服”的典型事例树立女性道德典范。文中对仗工整的骈俪句式(如“前星耀彩”对“嵩岳效灵”)既利于童蒙记诵,又暗含天地对应的宇宙观;“神器大宝”与“妃嫔媵嫱”的词汇集群,更在语言层面再现了宫廷文化的森严体系。这种将政治知识诗性化的书写策略,使《幼学琼林》超越普通蒙书,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微型百科全书。
以上为【卷一·朝廷】的赏析。
辑评
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幼学琼林》采撷子史,俪语韵文,便于初学记诵,朝廷一章尤见纲目清晰”
2. 周谷城《传统蒙学丛书序》:“‘官天下’与‘家天下’的对比陈述,虽为童蒙设教,实含历史批判意识”
3.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程登吉以‘龙飞虎拜’等形象化术语解释礼制,深得蒙养教育直观性原则”
4. 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椒房’‘枫宸’等建筑意象的运用,构建出可视化的宫廷空间认知图谱”
5. 乔光辉《明代幼学教育研究》:“文中‘德配昊天’与‘恩覃少海’的天地对应结构,反映明代程朱理学的天人观”
6. 周舸岷《〈幼学琼林〉研究》:“对姜后、马后的称颂,体现编者将女性德教纳入政治伦理体系的努力”
7. 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前星耀彩’的天象与‘嵩岳效灵’的地瑞对举,展现中国传统政治地理学的独特思维”
以上为【卷一·朝廷】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