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kūn bù。
本草纲目 · 草部 · 昆布。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lún bù。
释名 纶布。
qì wèi xián hán huá wú dú。
气味 咸、寒、滑、无毒。
zhǔ zhì yǐng qì jié hé,
主治 瘿气结核,
luǒ lì zhǒng yìng。
瘰疬肿硬。
yòng kūn bù yī liǎng,
用昆布一两,
xǐ qí xián zhī,
洗其咸汁,
shài gān wèi mò。
晒干为末。
měi qǔ yī qián,
每取一钱,
yǐ mián guǒ hǎo,
以棉裹好,
fàng cù zhōng jìn guò,
放醋中浸过,
kǒu hán yàn zhī wèi jǐn jí huàn。
口含咽汁味尽即换。
xiàng xià jiàn zhǒng chéng yǐng。
项下渐肿成瘿。
yòng kūn bù hǎi zǎo,
用昆布、海藻,
děng fēn wéi mò,
等分为末,
jiā mì zuò chéng wán zǐ,
加蜜做成丸子,
rú xìng hé dà。
如杏核大。
suí shí hán yàn。
随时含咽。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昆布】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精致的称为秋冰。气味咸、温、无毒。
释名烈朴、赤朴、厚皮。树名榛,子名逐折。气味苦、温、无毒。
释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气味(实)甘、微酸、寒、无毒。主治消渴。
释名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小儿惊风。
释名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气味辛温、有毒。主治小便不通。
释名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病发狂。
气味甘、大寒、滑、无毒。主治捣汁服,去暴热、热痢;捣烂敷,治热疮游疹。
释名琼枝,并以形名之。气味甘、咸、大寒、滑、无毒。主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崔道融 · 唐代 · 诗
【其一】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沉鱼飞。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其二】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王世贞 · 明代 · 诗
桂之树,桂之树,乃在苍梧之阳,岭曼衍而崷崒。翠羽为叶,苍虬为株。萼何葳蕤,葐敷黄如。
何景明 · 明代 · 诗
闻道襄陵有胜游,西行风景似南州。竹蟠县里青青出,水到城中曲曲流。仙客候凫知下舄,吏人迎鹢见回舟。
刘攽 · 宋代 · 诗
病躯何处识君恩,卧地无令四体勤。客诵舍人诗句好,几将笔砚一时焚。
李中 · 五代十国代 · 诗
相思禁烟近,楼上动吟魂。水国春寒在,人家暮雨昏。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
谢榛 · 明代 · 诗
倚阁怜分袂,祗园夜尚游。松深孤磬落,杯满数星浮。别浦蒹葭暗,他乡蟋蟀秋。
许有壬 · 元代 · 词
胆瓶温水。一握春如洗。斗帐怯寒呼不起。
鲍溶 · 唐代 · 诗
日动萧烟上泰坛,帝从黄道整和銮。风前貔武回雕仗,云里神龙起画竿。金鸟赦书鸣九夜,玉山寿酒舞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