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jīn bù zhū tóng qì。
本草纲目 · 金部 · 诸铜器。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tóng gǔ mǔ,
释名 铜钴母,
yī zuò gǔ mǔ,
一作钴母,
yùn dǒu yě。
熨斗也。
zhǔ zhì tóng gǔ mǔ zhǔ zhì zhé shāng jiē gǔ,
主治 铜钴母主治折伤接骨,
dǎo mò yán fēi,
捣末研飞,
hé shǎo jiǔ fú,
和少酒服,
bù guò èr fāng cùn bǐ。
不过二方寸匕。
yòu shèng huī huǒ,
又盛灰火,
yùn qí fù lěng tòng。
熨脐腹冷痛。
tóng shi bǐng zhǔ zhì fēng yǎn chì làn,
铜匙柄主治风眼赤烂,
jí fēng rè chì yǎn yì mó,
及风热赤眼翳膜,
shāo rè lào zhī,
烧热烙之,
pín yòng miào。
频用妙。
dà míng běn cǎo yuē tóng chèng chuí zhǔ zhì chǎn nán héng shēng,
《大明本草》曰:铜秤锤主治产难横生,
shāo chì cuì jiǔ fú。
烧赤淬酒服。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诸铜器】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名粕。气味酒糟:甘、辛、无毒。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释名石革、石皮、石兰。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小便淋痛。
释名丁苈、大室、大适、狗荠。主治阳性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用甜葶苈一两半(炒后研末)、汉防己末二两,和鸭血及头同捣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气味(花)辛、温、无毒。主治风疾兼腹内血气痛。
释名亦名杨梅青气味甘、酸、寒、无毒。主治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
释名香橼、佛手柑。气味(皮瓤)辛、酸、无毒。主治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气味(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主治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释名竹膏。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风发热。
杨万里 · 宋代 · 诗
代邸躬仁俭,汤孙世圣贤。谁云无二日,今恰见三天。甲观初寒夕,神光似昼然。
王之涣 · 唐代 · 诗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梅尧臣 · 宋代 · 诗
日下绣衣客,江南燕尾艎。迹虽同鹢退,心不假犀凉。旧国旌旄去,包原苑囿荒。
周紫芝 · 宋代 · 诗
神仙邈何许,仿佛在中天。弱水不可渡,况乃风引船。六鳌戴三山,来此知何年。
蔡襄 · 宋代 · 诗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顾璘 · 明代 · 诗
麟阁终当画,鸥波此暂盟。冥鸿霄汉志,野鹤水云情。按剑心长远,传经草渐成。
刘崧 · 明代 · 诗
云亭小径青山下,清节当年故址存。野老尚能收谱牒,邻人还解识田园。乔林鹤去枝柯改,古井龙移窟穴翻。
沈宜修 · 明代 · 词
好事多磨,重云掩月,晓风惊梦难留。又一番春色,恼乱枝头。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