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uǐ bù jié qì shuǐ。
本草纲目 · 水部 · 节气水。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ī nián èr shí sì jié qì,
释名 一年二十四节气,
yī jié zhǔ bàn yuè,
一节主半月,
shuǐ zhī qì wèi,
水之气味,
suí zhī biàn qiān,
随之变迁,
cǐ nǎi tiān dì zhī qì hòu xiāng gǎn,
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
yòu fēi jiāng yù zhī xiàn yě。
又非疆域之限也。
qì wèi gān píng wēi hán wú dú。
气味 甘、平、微寒、无毒。
kǎo shì lǐ shí zhēn zài gāi yào jí jiě xiàng xià yuē yī nián èr shí sì jié qì,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一年二十四节气,
yóu cǐ kě jiàn,
”由此可见,
jié qì shuǐ jiù shì èr shí sì gè jié qì de zì rán shuǐ。
节气水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自然水。
rú lì chūn shuǐ qīng míng shuǐ děng。
如立春水、清明水等。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节气水】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茭米、雕蓬、雕苽、雕胡气味甘,冷,无毒。主治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释名单、落首、海萝。气味苦、咸、寒、无毒。主治项下瘰疬。
释名解离、石解。气味辛、平、无毒。主治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气味(根皮)辛、寒、无毒。主治疝气(觉气胀不能动)。
释名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释名末药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关节疼痛。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释名豆蘖。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
气味甘、咸、寒、有小毒。主治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朱熹 · 宋代 · 诗
储胥闻道落初成,共喜儿郎意气生。初恨雨声迷叠鼓,忽惊晴色动高旌。盘牟入咏诗情壮,破的传觞酒今明。
胤禛 · 清代 · 诗
苑柳千条拂地垂,红尘飞不到轩墀。炷余古鼎睛烟袅,题罢长笺昼漏移。松影参差摩诘画,禽声上下浩然诗。
高攀龙 · 明代 · 诗
日暮山寂然,树响栖乌下。独行深涧边,野华摘成把。
刘攽 · 宋代 · 诗
深山雨过气清润,四月居人犹裌衣。独坐空庭看乔木,黄莺语歇绕枝飞。
张矩 · 宋代 · 诗
万叠云山拥翠屏,笋舆终日面山行。幽禽上下好音语,到底不知谁命名。
李孝光 · 元代 · 词
种竹栽花溪上宅,此翁初赋归欤。试尝菊水味何如。人间霖雨手,天上寿星图。
苏葵 · 明代 · 诗
红入枝头香亦归,此花风韵夐然稀。百千万瓣藏春富,一两三枝醉露菲。天近惯呈金带瑞,地灵宁藉宝栏围。
顾清 · 明代 · 诗
北山长羡草亭幽,有愧山灵欠一游。明日扁舟下横浦,只愁烟雨漫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