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卓越的才智已不足,狂放不羁的性情却有余,
我虽年老而身体强健,又有谁能相比?
牙齿依然牢固,还可以咬断干硬的肉块,
眼睛仍然明亮,不妨碍观阅细小的字迹。
不去怪罪那些模棱两可之人嗤笑我事事分明,
只是惊讶于那些强要扭转我手臂的人,劝我凡事舒缓。
清晨去看瓜田,瓜蔓刚刚开始生长,
我莞尔一笑,呼唤儿子切莫停下锄地的劳作。
以上为【老健】的翻译。
注释
老健:年老而身体健康。
狂有馀:狂放不羁的性情尚有剩余,甚至更多。
瞭:眼珠明亮,引申为明白、清晰。
细书:字体细小的书。
模棱:指态度、意见含糊,不明确。典出《旧唐书·苏味道传》,苏味道常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故世号“苏模棱”。
嗤了了:嗤笑(我)对事情看得太清楚、太认真。了了,明白,清楚。
紾臂:扭转手臂。紾,扭转。语出《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此处比喻他人强拗其心志,劝其改变行事方式。
劝徐徐:劝我做事要舒缓、从容,意指不必过于认真执着。
瓜垄:田里栽种瓜的土埂。
牵蔓:植物生出藤蔓。
以上为【老健】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陆游晚年闲居山阴时所作,以自嘲又自傲的口吻,生动刻画了一位身老心健、性情不改的倔强老人形象。首联“才智不足狂有馀”开门见山,直言才智虽衰而狂态犹存,奠定了全诗兀傲的基调。颔联以“齿牢决肉”、“目瞭观书”两个极具生活气息的细节,实证其“老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颈联笔锋一转,触及人情世故:“不怪模棱嗤了了”展现了对世俗圆滑之风的蔑视,“但惊紾臂劝徐徐”则对劝其随和、莫再较真的“好意”表示惊诧与拒绝,凸显其坚守原则、至老不渝的刚直个性。尾联巧妙宕开,以“瓜垄牵蔓”的生机景象和“呼儿勿废锄”的积极行动作结,将“老健”之志落实于躬耕劳作,在平淡闲适的画面中,寄寓了老而弥坚、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
以上为【老健】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的艺术特色在于选取典型细节与运用对比手法,塑造出饱满的自我形象。
细节的真实与力量:诗人选取了“决乾肉”、“观细书”这两个看似平常却极具说服力的生活细节,来证明自己并非空言“老健”,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身体资本。这使得诗人的自傲显得有理有据,形象也更加真实可感。
内外双重的对比:诗歌蕴含了多重对比。一是自身“老”与“健”的对比,突出生命力的顽强;二是自身“了了”(是非分明)与世人“模棱”(含糊圆滑)的品格对比,彰显其不合时俗的刚直;三是外人“劝徐徐”的世故与自身“勿废锄”的勤勉的行动对比,表明其积极用世之心至老未衰。通过这些对比,一位狂傲、刚直、勤勉的老者形象跃然纸上。
结构的严谨与情感的跌宕:全诗结构清晰。前两联自述身体状况,豪迈自信;第三联转入对世情的感慨,于自傲中微露愤世之意;尾联则超脱人事纷扰,归于田园劳作,情绪由昂扬激愤转为从容坚定。这种情感的起伏,使得诗歌层次丰富,避免了平铺直叙,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以上为【老健】的赏析。
辑评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放翁晚年诗,愈老愈健,亦愈狂。《老健》篇中‘齿牢决肉’、‘目瞭观书’,是何等气魄!至‘模棱嗤了了’、‘紾臂劝徐徐’,则愤世嫉俗之怀,亦因老而愈烈矣。”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放翁《老健》一首,自写肖像,颊上三毫,神采毕现。后四句于疏狂中见风骨,于闲适处寓倔强,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现代·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此诗庆元五年(1199)夏作于山阴,先生时年七十五。通篇以自嘲之语,写自得之情,抒自负之志。‘呼儿勿废锄’,非仅指农事,实乃其一生坚持理想、不肯随波逐流之精神写照。”
以上为【老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